“准备给家里买点年货,给上大学的小女儿准备些下学期的钱,再给孙子买他喜欢的拼图……” 52岁的搅拌车司机王师傅一拿到被拖欠的工资1万余元,就考虑起过年回乡要如何使用这笔来之不易的款项。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从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山法院)了解到,1月10日,宝山法院开展春节前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共向40名工人发放被拖欠工资,让大伙儿安心过年。
工人辛苦一年的工资被拖欠
王师傅是河南人,早在2000年,他就拿到了B2驾驶证,之后一直在上海开搅拌车。
两年前,王师傅来到上海某物流公司工作,“以前都是发一个月工资,公司压一个月工资,压给公司的攒到年底一起发。”可是,2022年上半年开始,公司提出发一个月压两个月,后来逐渐越压越多,工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
事实上,这些工人里,不少人已经超过了50岁。王师傅已经52岁了,却依然是家中的顶梁柱。大儿子工作忙,上五年级的孙子由王师傅的爱人负责照顾。小女儿则考上了河南本省的大学,上大一,王师傅还想着拿了工资,要给孩子准备下学期的生活费。
59岁的郭师傅也是一名搅拌车司机,来自安徽。辛辛苦苦拉扯大了8个子女,虽然孩子们都陆续工作、独立了,但郭师傅依然不肯闲着,“想着出来赚点生活费。”
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郭师傅的工作并不轻松,
得24小时待命,而且我在这个公司三年了,也没有五险一金。”
如今,还要面临工资被拖欠的局面,更让王师傅、郭师傅在内的工人们无法接受。
2022年11月17日,经宝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调解书,老东家上海某物流公司需支付40名工人共计230余万元工资。
本以为权益已经得到确认,公司怎么着也应该发工资了。谁知, 2022年,受整体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物流公司的业务受到较大市场冲击,负债累累,无力支付工人工资。
眼看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一年到头却拿不到辛苦钱的40名工人心急如焚。11月22日,王师傅、郭师傅等40名工人聚在宝山法院门口,希望法院能为大伙儿主持公道。
两法院联合优先解决工人工资
如何让工人们安心回家过年呢?
宝山法院立案庭、执行局领导联合接见了工人代表,并立即行动,于次日对此批案件进行执行立案受理。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干警张捷第一时间联系工人代表及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邓某。经了解及网络财产查询,发现被执行人目前负债较多,确实无能力支付这些工资,唯一可供执行的一笔款项是承接某水泥制品公司的运输费。
然而,偏偏这笔该应收的运输费因物流公司的其他民事纠纷,已被上海徐汇法院先行查封并处于执行阶段。
执行干警获得此信息后,立即赶往水泥制品公司,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保全该运输款。而宝山法院执行局局领导带队,前往徐汇法院协调,希望能与徐汇法院协商查封顺序,保全该运输款。
徐汇法院执行局局领导了解情况后,同样迅速响应,召开协调会。经过商讨,徐汇法院决定配合宝山法院,依法优先解决工人工资,让出对该笔应收运输费的首封处置权。
在徐汇法院的大力配合下,水泥制品公司于11月30日接到徐汇法院书面通知,同意将运输费交宝山法院用于优先发放40名工人工资。
水泥制品公司收到通知后表示,其与物流公司所签合同为以“承兑汇票”方式支付,并需物流公司先开具发票。
不过,如果按照该合同约定,工人们势必要在此事上再耗费大量时间。为让工人在春节前顺利拿到工资,经过执行干警与水泥制品公司多次沟通协商,水泥制品公司同意以现金方式将运输费支付至宝山法院。在多方努力之下,2022年12月28日,水泥制品公司支付了第一笔100万运输费,剩余款项争取在春节前支付。
“这个案子从立案到执行到位,总共大概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我也替这些拿工资的工人表示感谢,谢谢在我们执行过程中默默付出的这些我们的同仁、社会各界的人士和企业。”张捷表示。
52岁工人师傅要给孙子买拼图
1月10日,宝山法院将已到账的100万元工资先行以现金支票的方式,发放给了40名工人们。
王师傅刚拿到1万余元支票,就想好过年回河南怎么分配了。
春节了,总得买点菜、买点年货吧,然后留一部分,等过好年女儿开学,要准备下学期的费用。”
王师傅特别提到,自己想在上海给孙子买点零食、玩具带回家。
王师傅说,孙子非常擅长玩“拼图”、孔明锁这类益智玩具,说着,就掏出手机,打开抖音,给记者看孙子拼好的“成品”。
记者看到,王师傅的孙子所拼的说是“拼图”,其实是类似乐高的积木,
四年级的时候,他就能自己拼成一个接近1米长的航空母舰模型了,现在我们亲戚家小孩要玩拼图,都得找他拼,他拼完了,再给人家拿回去。”
说着,王师傅特别提出:“这次回家,还得找找有没有大一点的拼图给孙子带回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姚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