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新闻晨报周到全面转型、打造成服务于50岁以上“新老人”的新平台,市政协常委、民盟盟员、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拙朴投资创始合伙人邵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更直言“我也是50+了”。但他拒绝在“50+”和“养老”之间划等号,“我觉得50+是一个服务他人的人群。比如在上海,我们经常看到公交地铁上,我们主动给老人让座,但他们却不太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老去这个概念,依然很倔强地站在那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城市里很好的现象,作为50+包括我本人,我们完全可以去服务更老的人。”
“这个群里中有些人,因为生活、工作的关系,离开了他们原来的工作岗位,但其实他们可以在生活中有更多发挥余热的地方。遇到一些机会,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平生所学贡献出来、把自己的能力释放出来,来服务这个城市。”
回到“养老”这个话题,邵楠委员认为,50-60岁的人,可以成为服务的相对的主力,他们可以力所能及地去服务更老的人群。比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有“银发经济”,他们也非常有经验、也完全有能力来继续服务社会,“我觉得在一个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的老龄化社会,把50+人群的潜力发挥出来,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探索。”
去年夏天上海封控期间,邵楠委员加入到快递小哥的队伍中,为老人们送药。谈到快递行业如何更好地服务老人,邵楠认为“说白了就是一个手机智能化的使用问题”,“如果我们的老年人,能有一些定制化的操作简便的APP,方便他们订货、收快递,那这个问题就基本可以迎刃而解。我这个应该把这个话题留给软件开发商们,老年人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他们应该关注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嫣 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