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陈里予
上海正面临即将到来的第一波感染高峰,120急救人员的工作强度数倍于平日。仁济、市六、肿瘤医院等多家医院医生都在紧急加入120救援队伍。而在120那头,不仅是三甲医院急诊室,同仁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等二级医院同样开足马力快速对接。
近300医生支援急救中心
12月23日,全市120呼入51852个,较前一日上升4.7%,全市120出车5101车次,较前一日上升2.2%,近一周环比上升33.5%。上海市120急救中心再次呼吁,轻症患者请尽量不要拨打120,尤其是仅仅因为发热或肌肉疼痛想去医院输液的患者,将救护通道先让给高龄及有严重基础病的重症患者。
上海市卫健委透露,目前已经紧急扩容急救队伍,提高急救服务能级。市卫健委组织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普陀、杨浦等7个中心城区派出医生191人支援市急救中心,组织中山、华山、瑞金、仁济、市六、市一、市十、肿瘤、一妇婴等15家三级医院45名麻醉医师支援市急救中心;各郊区卫健委组织区属医院56名医师支援郊区急救中心。
所有病区向急诊倾斜
如何加强院前院内衔接也很重要,让急救车辆迅速卸下病人进行下一单急救,使得120急救车救护更多的人。为此市卫健委将实时监测120压车情况,对于积压严重的医院,立即联系医院主要领导,要求加快协调,优先处置120车辆转运来的患者。
同时,加派医务力量、扩大场地等措施提升急诊科服务能级,增加担架床,增派管理人员,提升患者分流速度。动员病情稳定的住院患者加快出院,病房预留一定床位,优先收治有住院(留观)需求的急诊患者。
目前,普陀区中心医院、同仁医院急诊科是中心城区120接车最多的2家区级医院。同仁医院对重症床位做了大扩容,全院还成立了“转运专班”,所有病区向急诊倾斜,确保每天有80-100个急诊病人收到病房。普陀区中心医院目前全院统一调配床位,及时将急诊病人“输出”到各病房,不形成积压。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