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迎来建院80周年。12月25日,坐落于医院虹桥路院区8号楼(陈香梅故居)的院史馆正式开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从率先建立全国第一、全球最大的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并覆盖全市,有效掌握本市青少年近视和危险因素;到率先发起“‘目’浴阳光,预防近视”大型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呼吁全社会一起关注孩子的眼健康。与此同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率先以“数智驱动”建立“近视智能预测和反馈预警”平台——明眸APP、户外监测智能腕表、“明眸校园近视智慧筛查模式”等,为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保驾护航。
上海作为全国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程度高,儿童青少年在内的各年龄段人群眼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凸显!为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攀升,本市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一方面,率先在国内建立大规模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转诊、干预“一站式”眼健康电子档案及动态分级管理模式。
截至今年6月,本市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电子档案累计建档864余万人次,覆盖人数312万人。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试点并逐步推广基于自动化智能检测设备的“智慧明眸校园”筛查模式和基于自动化穿戴客观监测设备的“智慧精准”综合干预模式。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2021年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60.0%,为近30年来的首次下降,较2020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1942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的前身“盖氏沙眼防治所”在上海福州路677号正式创立,自此开启了防盲治盲、呵护人民群众眼健康的八十载医路征程。
特殊时期,医院院史馆以云端方式进行新馆开馆仪式,将进一步鼓励继承眼防优良传统、弘扬老一辈奉献精神,为呵护群众全生命全周期眼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当天,儿童近视防治高峰论坛在“云端”和线下同步举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执行主任高玮表示,八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眼防人携手共进、辛勤耕耘,努力奉献、创新开拓,以党建引领医院全面发展,创新促进“医、教、研、防”全面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眼防的机遇与挑战并重、责任与使命并肩。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邹海东指出,
作为一家集“医、教、研、防”四位功能于一体、特色鲜明的市级公立眼科专科医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在儿童近视防控领域逐步走在全国前列,在解决群众医疗健康难题上不断探索创新,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步构建引领“上海模式”的视觉健康服务体系,从原先单一、传统的眼病防治,转变为依托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精准发力。未来,医院将以优质高效的眼病防治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眼健康。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章雄希望,
医院发挥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牵头单位作用,紧紧围绕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视觉健康防治网络为依托,加强联动、医防融合,做优做强“‘目’浴阳光”“开学护眼第一课”等近视防控公益品牌,推动长三角及“沪闽桂宁”等地区的联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眼健康需求,为推进眼病防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筛查–诊断–治疗–随访”连续性诊疗服务、营造全社会爱眼护眼的氛围。
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儿童近视防控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共同探讨儿童近视防控未来发展方向。论坛直播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展开系列学术演讲报告。华柏恩视觉研究所Padmaja教授作《眼轴长度在近视管理中的意义》讲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