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块骨头、24米长、3吨重的长须鲸标本,将很快在元宇宙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复活”。
2017年3月,一头长须鲸被发现在浦东大治河口附近海域死亡,上海自然博物馆技术专家团队采取生物降解等手段,历时九个月将其制作成标本。除了长须鲸的标本,上海自然博物馆馆内,还展示陈列了11,000余件标本模型。
近日,联想集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在上海举行了“新IT,新自然 ——‘超自然空间’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联想集团将利用包括元宇宙在内的“新IT”技术“复活”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以长须鲸为代表的珍稀动物标本,以沉浸式观展新体验提升馆内展陈的技术性和趣味性,探索构筑自然教育空间新范式。
据了解,联想集团将突破性实地应用涵盖特征定位、几何结构、纹理表征、语义信息四层的元宇宙全要素空间技术,以及元宇宙内容编辑器、高精度模拟云渲染技术、业界领先的AR设备等,对标本进行3D建模、渲染和展示,“还原”长须鲸生前状态,“重现”它在海洋中游动和嬉戏玩耍的模样。
“此次携手上海自然博物馆,以‘新IT’技术打造虚实共生的‘超自然空间’,是我们拓展元宇宙应用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说,随着‘新IT’技术不断演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正在演变成为一个虚实交融的世界,联想集团正将虚实映射、虚实叠加、虚实联动等技术应用于产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此次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开“元宇宙+文博+科普”的创新尝试,意味着联想集团正在将其在元宇宙领域的技术积累向更多行业输出和融合。
作为全球最早启动产业元宇宙布局的ICT企业之一,联想集团如今已经形成技术、产品、生态兼顾的元宇宙基础支撑体系,并以三大构建方式打造了虚实融合的元宇宙行业解决方案:
-
虚实映射:将物理世界“复刻”为对应的虚拟世界。通过将物理世界映射到虚拟世界,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来模拟和测试成千上万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应用和流程
-
虚实叠加: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物理世界上。通过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物理信息上,可以显著提高协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
虚实联动: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相互带动、完全融合。随着虚实联动技术的发展,未来使用 “数字替身”来执行危险或者艰难任务,也许不再只是梦想
据了解,联想集团多年前就开始基于XR技术和设备在制造、能源、教育、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探索,并且在元宇宙的各层应用阶段都树立了标杆应用。
比如,联想集团的产业元宇宙方案将AR头戴式设备、巡检机器人、智能相机作为元宇宙的设备层,不断针对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丰富产品种类,优化迭代功能;整合元宇宙场景创建及编辑工具和多种核心算法能力构成平台层,重点算法包括空间定位、环境识别、物体识别、行为识别、三维重建、云渲染等;在应用层面,联想集团分为XR的应用、融合“端边云网智”的通用应用与产业元宇宙场景化应用,共同构成方案层。
在教育领域,联想携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打造了全球首个5G+4K+全息混合现实课堂,实现了三地联合教学。这个过程中,联想打造了新一代混合增强学习空间,采用即时空间感知技术,并融合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新兴技术,模糊了物理教学环境与数字教学内容的边界,开创了新型教学模式。
据了解,联想集团在降低构建成本与推进应用上进行深度发力,打造了联想5G超高清沉浸式未来教室。通过裸眼3D等混合现实与智能化功能,实现了教师在异地虚拟空间的映射,并以虚实融合互动增加教学趣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加了知识的具象化,有效提升在元宇宙在教育中应用价值。近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驱动未来产业论坛发布了“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示范案例”, 联想5G超高清沉浸式未来教室成功入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