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纾民困!普陀区桃浦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装“桩”暖民心

飞线要“剪”,充电桩更要“建”!桃浦镇老旧小区居多,空间配套不足,而电动自行车使用率又高,充电不规范、车辆乱停放等情况时有发生。

为消除私拉乱接“飞线”、室内充电的安全隐患以及车辆乱停放的现象,桃浦镇把《老旧小区智能充电桩“微更新”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来抓,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智能充电桩安装这项惠民工程,力争实现“安装全覆盖、群众更满意”的目标,为普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添砖加瓦。

摸清情况 分步实施

“为进一步扩大安装范围,满足更多群众充电需求,我们联合相关职能科室、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对全镇范围内的老旧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存量情况摸底调查,摸清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停放、充电需求等。”镇社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实际情况,他们制定了“三年三步走计划”,稳步推进智能充电桩安装工作。

“三步走”的第一步2020年在石榴苑、合欢苑、香樟苑和金祁二期4个非机动车车库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居民区试点安装智能充电桩;第二步是2021年在樱花苑等5个居民安装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推广安装智能充电桩;第三步是从2022年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安装工作,计划建设(新增)10000个充电口,建成后,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

因地制宜 个性改造

为了让安装智能充电桩这项民生工程更加便民,针对各个小区的不同情况,镇社区办、镇平安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合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邀请第三方公司一同对场地空间、电表走线等进行实地考察,确立了因地制宜的改造模式。

以合欢苑居民区为例,该小区由2个自然小区和1幢独立的临街宿舍楼(曾是11家单位的职工宿舍故被称为宿舍楼)组成,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公房,其中临街宿舍楼一层都是商铺,2个自然小区周边也分布着类型多样的商铺。

除了社区居民的充电需求,周边商户的充电也是问题,为此,镇有关部门对社区现有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不仅在围墙内选址安装充电桩,还在围墙外设置了一处智能充电点,新增一定数量的充电口,有效解决小区居民和周边商户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难题。

而相比合欢苑居民区,和乐苑居民区的可利用的成片空间有限,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充分利用楼门口的空间,灵活设置简易充电桩,既解决了充电难,又有助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

“选择在楼下安装充电桩,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真的太方便了。此前小区主要有两处集中充电点,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地上的充电点早已经被居民预订完,只好去地下的充电点,但车库坡度太陡,我们老年人腿脚不便,推车很费劲。”和乐苑居民区居民张大爷表示,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方便了许多,而且还贴心地设置了投币充电的功能,大大方便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

凝心聚力 做好维护

截至目前,桃浦镇共安装充电设施600多个点位3万多个充电口,做到了小区层面100%覆盖。此外,镇社区办、镇平安办等相关职能部门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企事业单位、工厂深挖潜力。据不完全统计,已自主安装72个点位1720个充电口。

安装智能充电桩是真正的便民、利民举措,而后续的运行维护也是重中之重。对此,镇平安办牵头将现有充电设施运行数据接入普陀区消防“一网统管”平台,实现消防安全实时监测,协调第三方公司定期对充电桩进行维护,社区也将充电设施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定期组织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对僵尸车辆进行清理,并发动居民参与自治,让居民充电更加安全有保障。

民生工程的落地见效,有力提升了小区品质,更夯实了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硬件”支撑。随着桃浦镇智能充电桩安装工作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自然暖了民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桃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