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构建消防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消防管理深度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

晨报记者 倪 冬 通讯员 潘 路

近年来,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积极探索新时代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消防安全管理与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逐步构建形成了以消防安全责任、部门联勤联动、社会共管共治、消防安全基础、宣传教育培训为重点的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区域消防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体系逐步建立。

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优化

为深入贯彻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求,《奉贤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后,明确将消防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督促落实消防重点工作,形成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消防工作格局。

同时,奉贤区将消防安全融入“文明城区”“美丽家园”“平安社区”创建等城市精细管理范畴,将消防工作纳入区政府领导督导各分管行业的必查内容,明确分管副区长负责自己分管领域消防安全工作,由分管副区长带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已经形成共识和制度,“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责任不断压实。

奉贤区消防委每月通报各单位消防工作落实情况,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常态落实联合督办、隐患抄告等工作机制,确保了消防安全责任压到一线、落到实处。

部门联勤联动体系更高效

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与区应急、建管、公安、司法等部门强化工作衔接,明确各部门依法履行消防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火灾事故调查等法定职责,建立完善部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移送抄告、联合查处等长效机制,进一步严密了消防监督管理体系。

同时,公安、消防部门深化联勤防火工作机制,将消防管理嵌入派出所重要工作内容,持续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等工作。

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还建立完善消防事项函告提示制度,针对日常消防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函提示。

社会共管共治体系更成熟

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充分利用区城市运行中心“一网统管”智慧平台和网格力量,积极对接,主动融入,实现信息共享,在智慧化大数据的引领下,使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更精准、更有效,将九条易识别的火灾隐患微信举报、室外消火栓智能感知与小区独居老人家庭联网烟感等动态监测设备,接入区城市网格中心“智慧城市”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共同应对、数据共享的智慧管理。

针对高龄独居老人较多的老旧小区,增设微型消防站前置点,定时上门查看并提示消防安全。

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工作模式,支队积极推动街镇开展重大风险点位季度滚动排查。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累计开展季度滚动排查整治11次,对430余家单位突出消防隐患进行整治,精准消除各类重点隐患点位1400余处,消除各类重大火灾隐患10余处,一大批隐患顽疾得到根除,基本形成了“控小火、防大火”的消防工作格局。

消防安全基础体系更扎实

奉贤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审议并印发了《上海市奉贤区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强奉贤区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的实施办法》《奉贤区消防水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奉贤区重点火灾隐患区域治理工作考评办法》《奉贤区“升级版”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完成了“十四五”西渡消防站、东方美谷消防站、青村战勤保障消防站规划和选址,建成了50个“升级版”微型消防站和500个微型消防站。

目前,奉贤新城“智慧消防”二期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支队指挥中心实现了与区城运中心“城市大脑”的数据链共享。

消防宣传培训体系更完善

奉贤区消防救援支队全面加强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网格骨干和微型消防站队员培训力度和频次,尤其对涉及到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居(村)委、业主委员会开展全员培训。

支队充分依托“全媒体”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宣传,积极有效地利用好微博、微信平台,加强和中央、本市主流媒体互动交流,举办了全市首届消防文创大赛和首届消防文创市集,消防宣传延伸溢出效应明显。

结合奉贤区实际,由区法制部门出台了配套文件,进一步厘清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边界,着力培育消防安全“明白人”,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消防社会治理。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倪冬/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