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听斜土|“星”声音:二十余载扎根社区 当好“健康守门人”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二十大代表,10月16日上午,我认真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倍感激动、倍受鼓舞。报告高瞻远瞩、主题鲜明、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是我们党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为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指明了方向。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等内容,我感同身受。过去5年间,上海的基层卫生工作快速发展。我们持续推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强健康服务能力,做优健康服务内涵,不断筑牢居民健康服务网底,发挥社区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成为上海医改的一张名片,也是上海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历年上海市十大服务行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社区卫生服务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医心向党,踔厉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职责,强化社区卫生中心功能平台,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向“全专结合、医防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目标不断迈进。

图说:朱兰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

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是经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肩负着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这个光荣团体中,还有一位斜土的“自家人”——朱兰。

 

图说:斜土街道欢送朱兰赴京

图说:朱兰代表(中)抵京

 

社区医生也能有大作为

朱兰与斜土的缘分,要从20多年前说起。1998年大学毕业,她来到上海徐汇区日晖医院心内科。2004年,上海启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晖医院要转型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围同事、同学纷纷跳槽,朱兰却认为在社区也能有一番作为,决定留下,并通过转岗培训,成为了第一批全科医生。

201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制度。第一批全科医生朱兰,又成了第一批家庭医生。她带头实践家庭医生制服务、“1+1+1”签约等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工作,试点分类健康管理服务,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的“医养一体化”养老新模式,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针对上海新一轮医改,朱兰带领家庭医生团队,结合国内外所学,借鉴引进先进健康管理理念,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目前,这套方案已在徐汇区得到全面推广,让老百姓切实地感受到就诊更方便、治病更放心。

就在今年,朱兰被授予2022年度吴阶平全科医生奖,是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全科医生。

“有他们在,健康就在。”

“这个奖项,朱兰医生受之无愧!”这是居民们在得知朱兰获奖后的评价。为了守护千余户签约居民的健康,她全年无休,经常背着药箱在社区穿梭。她怀揣朴素又崇高的理想,牢记为民服务的党员担当,担负起救死扶伤的医者重任。

家庭医生要治小病、管慢病、防大病,要做“有心人”,多看一次、多问一声、多说一句,就可能及早发现隐疾。朱兰多次在细致的巡诊中发现异常,为癌症患者赢得了治疗的黄金期。“是朱兰医生救了我们的命呀!”说起朱兰,他们除了称赞,就是感激。

朱兰还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改变了居民对社区医院的看法。戴老伯被大医院诊断为“阵发性房颤”,需要动手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找到了朱兰。从此,朱兰成了戴老伯家的常客,经常上门为他诊断病情、调整用药,戴老伯的房颤再没犯过。原本对社区医院水平心存疑虑的戴老伯,已经把朱兰视为亲切的“自家人”。

今年的大上海保卫战中,朱兰白衣执甲,带着家庭医生劳模工作室成员,每天为约700人进行核酸采样,还要线上线下普及防护常识,从环境通风、卫生防护到饮食事项、健康监测,事无巨细、无一纰漏。居民们至今回想起来,都会从心底涌起感动:“朱医生穿着大白,喉咙沙哑,但我依旧从她的眼角感受到了温暖和安慰。有他们在,健康就在。”

朱兰在全科医生领域取得的不俗成就,与近年来斜土社区的变迁发展密不可分。不断前行中的斜土,为朱兰提供了绽放的土壤,而朱兰和其他社区医生,也成了斜土的一抹芬芳。

江南新村的蜕变 是朱兰前行的“助推器”

江南新村始建于1953年,是原江南造船厂的职工新村,有着光荣而悠久的历史。但老年人多、老房子多、老问题多,也一直困扰着社区进一步发展,亟需注入一股朝气蓬勃的“新活力”。

斜土街道党工委秉持着为民理念,以“儿女之心、儿女之情”,推进小区综合治理,提升“15分钟社区生活圈”。指导居民区党总支运用“党员三先”工作法,组建“楼组-网格-居民区”三个层级的“三人工作小组”;实践总结“小事不出楼组、大事不出小区”的“五项工作机制”,走出一条党内动员带动社会动员、人民动员的有效路径。同时,以“船文化”为纽带,以“江南匠心舫”为载体,引导集结13支居民志愿者团队。

从江南邻里汇、智能化车棚、垃圾分类全覆盖到小区自治、社区微更新项目,党员带头、全员参与,小区居民逐渐由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跟随者,转变成参与者、主导者。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历经数年,各方携手合力,让江南新村这艘行驶了近70年的轮船重获新机,迎风扬帆进入新的水域。

为老服务新模式 是朱兰绽放的“厚沃土”

今天的江南新村,居住环境和人文生态焕然一新。江南新村邻里汇更是“江南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被打造成集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医疗卫生站、健康管理驿站等为一体的“AI+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平台,在居民家门口实现了院汇融合、医养结合。

朱兰医生及团队常驻江南新村邻里汇,以慢病长处方签约为基础,方便社区老人就近享受诊疗配药、打针输液、推拿按摩等全套医疗服务,于细微、细节、细致中慢慢绽放精彩。

2018年4月,李克强总理到上海调研时,专门视察了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邻里汇,并对徐汇区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体、形成社区服务连锁品牌、探索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可以说,朱兰医生的每一步、“医养结合”的每一步、江南新村的每一步、斜土社区的每一步……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步步丈量着民意,步步印证着初心,步步连着党心与民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竞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