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全国首单跨省迁移业务在上海青浦落地,打通了税收数据传递的省际通道。
2020年8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税务机关率先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出首批4大类15个涉税事项通办清单。
短短两个月后,长三角“最多跑一次”税务事项清单发布,14大类199个事项纳入清单,为长三角地区纳税人办税“再提速”……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四年来,围绕税务总局推出的“16+10”税收支持体系,上海市税务部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相关兄弟省市税务部门密切协作,当好优化营商环境主力军,助力打造科创共同体、推动示范区绿色发展,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创新服务举措,当好优化营商环境主力军
2019年12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宁波税务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税收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在联席会议、合作办公室、专项工作组“三个层级”协调机制的保障下,一项项税收服务创新举措有效落地,为助推一体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2020年5月,全国首单跨省迁移业务在上海青浦落地,打通了税收数据传递的省际通道。两年多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已有83户企业成功办理跨省迁移,为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激发区域经济新动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今年年初将总部从江苏省迁移至上海虹桥商务区,集团税务总监张瑛峰表示:
通过跨省迁移,既能留住老品牌、老客户,又能在迁入地同步享受成熟企业相对应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服务,这对企业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拆除行政藩篱、畅通要素流动,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义所在。
2020年8月,示范区税务机关率先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出首批4大类15个涉税事项通办清单。很快,这项举措在长三角全域得到推广实施。
2020年10月,《长三角“最多跑一次”税务事项清单》发布,信息报告、发票办理等14大类199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办理指南,为长三角地区纳税人办税“再提速”。
我们原本每年至少需要往返上海4次办理房土两税申报,现在通过签订跨省银行账户三方协议,不用异地奔波就能办税缴费,跨省办税真正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赢得了效益。”
嘉善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金鹿说。
除了融合办税不断推进,税务执法区域协同也让企业负担更轻。
2020年6月,三省两市税务部门联合制定区域申报、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在全国率先推行跨区域执法标准统一。
2021年6月,示范区税法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税收司法精诚共治展望方案》,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更好维护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利益。
亚士创能起源于浙江杭州,总部在上海青浦,最大的制造基地在安徽滁州。
长三角越来越像一座城。”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沈安这样评价道,
税务执法区域协同,让企业在内部税务事项管理上能够同事同标。比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统一,使处罚标准更加公平、透明,让跨区域布局的企业明明白白、放心经营。
税收优惠护航 助力打造长三角科创引擎
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功能载体,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建设已颇具规模。园区企业从最初的10家,到集聚华测、联适、威固、海积等一批北斗导航与定位相关企业300余家,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基地产值从最初数亿元上升至2021年54.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40%。
驱动企业落户、产业聚集的背后,离不开一体化制度的持续发力,也离不开税收政策的一路扶持。
2019年以来,国家持续出台减税降费政策,上海市税务部门坚持“精准辅导+提速办理”,落实落细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大幅降低市场主体税费负担,让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不断释放新增产能。
这些年,税费优惠政策释放的资金活力,陪伴我们在一个个技术关口实现了突破。我们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15%企业所得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等税收优惠政策,仅2021年加计扣除金额就达2.5亿元。”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高占武表示,作为上海北斗产业龙头企业,企业将持续加码研发,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预计也会享受到更多税收红利。
放眼未来发展 为绿色示范区注入“税”能量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标志性“试验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聚焦生态环保等领域,全力打造水乡客厅等重点示范项目,生态绿色正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继《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也紧随出台。
在此过程中,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巩固落实好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体、多税种为辅助的绿色税收体系,为服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提供“税务方案”。
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拥有废玻璃处理技术相关专利50余项,其首创的废玻璃“干洗”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废玻璃分拣过程中对于水洗的依赖,解决了废水处理的污染难题。
税务部门持续跟进,辅导我们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2019年以来7800余万元退税款到账,帮助我们及时更新环保项目和延伸产业链。”
燕龙基财务总监张震表示,企业负担轻了,环保设备多了,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升级,推动绿色低碳生产,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打造低碳零碳引领区和样板间贡献力量。
据了解,在落实落细绿色税制的基础上,上海市税务部门联合生态环境部门设计多类监控指标,建设绿色税种税源数据库,推进数据共享集成应用。
数据显示,与2019年对比,上海市纳税人申报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年降幅分别达13.8%、21.03%,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年降幅达8.48%,绿色税制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已初步彰显。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税务部门将坚持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与兄弟省市税务局深化合作,探索跨区域税收协作新模式,持续推进区域征管一体化、办税便利化新举措,助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推动“长三角”巨轮乘风破浪、加速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沙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