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里见牛顿、看脱口秀……“全国科普日”来啦,千余项“科普大餐”等你来打卡!

在元宇宙里与牛顿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看一场由虚拟人主持的健康脱口秀,或在线请炫酷的机器人做个冰激凌、冲杯咖啡……

从市区到街镇,从社区书院到科普教育基地,从线上同步云直播到线下商圈社区零距离,2022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于9月17日在上海科学会堂拉开大幕,千余项“科普大餐”等你来打卡!

三封信诠释老中青三代科学精神

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一封沉甸甸的家书、一封由院士和艺术家共同写下的手札,今年的上海“全国科普日”活动由三封特别的书信拉开帷幕。

来自江苏路第五小学的景辰同学将代表全市青少年诵读《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表达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的美好愿望和壮志雄心。

由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丁建华朗诵的《一封家书》,将视角放在正在不断开拓创新的当代科技工作者身上。

第三封信是由德高望重的院士与艺术家共同创作完成的,他们一起《致青春》直抒胸臆,通过视频寄语青少年,畅谈科学精神和艺术启迪,引人深思,催人奋进,为中国科技事业憧憬未来、提出期望。

在9月17日举行的2022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暨科技会客厅“星辰大海,未来可期”专场活动上,这三封信将承载着老一辈科学家科学精神、中生代科研人员科学探索、青少年科学理想,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和传承,彰显出中国科技事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澎湃活力。

启动仪式上,还将举行2021年度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颁奖、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授旗、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和杰出人物颁奖以及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市科协主席奖颁奖。

线下互动打造各区品牌活动亮点

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期间,上海各区一如既往组织了大量的科普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将精彩、好玩、有趣的活动送到市民身边,让大家体验到学科学、玩科学的乐趣。

比如,浦东新区将在张江地铁二号线金科路站汇智国际商业中心,通过好看、好听、好玩的声光电互动设备为观众打造一个酷炫的“科普元宇宙”,结合机时尚科技秀、科普集市、创客嘉年华、云上科普、科普画廊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内容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科普。

虹口区将通过多方主体联合、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举行北外滩沉浸式光影艺术展。

长宁区国际青少儿艺术科普展将采取线上、线下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启VR线上虚拟展厅,进行“云看展”。

闵行区科普嘉年华活动不仅安排了科普剧表演、科普阅读、科普讲解、科普手作等活动,还设置了机器人互动内容,可以在线让炫酷的机器臂制作冰激凌、冲泡咖啡……

线上直播推送多元精彩科普内容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全国科普日”活动?各区科协根据防控形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让“云上科普日”成为首选。

比如,徐汇区搭建H5界面直播间,“魔珐科技”虚拟人全新登场并主持直播,在科技元宇宙的氛围中,融合了科学实验秀、科普讲解、健康脱口秀、科普动画以及对元宇宙虚拟人物的技术讲解,串联起年轻人喜爱的徐汇科普特色节目。

黄浦区“和YAYA一起讲科学”系列活动,围绕“天”“水”“人”三个主题,将通过网上视频集锦展播、创意漫画比赛、线上游览参观打卡、朗读视频征集、在线系列讲座等方式,开展青少年气象观测活动、全年龄参观学习苏州河文化活动、网上心理健康讲座活动。

杨浦区首次在科普日活动中引入网络三维技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把实物展品经过3D数据化在手机端进行展示,构建360度全景式虚拟体验。

15分钟科普圈活动丰富多彩

以“党建+科建”为特色的社区书院,正在成为上海基层科普新阵地,构建了百姓家门口的15分钟科普生态圈。在今年的科普日上,社区书院迅速响应,根据不同人群,推出了丰富多彩的亲民科普活动。

针对青少年,浦东新区南汇镇社区书院数字嘉年华,将针对青少年开展数字化设计,图形化编程训练,机器人训练,智能化体验、认识元宇宙的系统训练;

徐汇区将在新成立的凌云·品书院,以中国人民对化学元素的应用故事为线索,开展“华理科普进校园”系列讲座;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社区书院创意DIY线上科普活动,将通过线上交流配以特制材料盒而展开,带领青少年设计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功能性区域微模型;

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书院将开展青少年STEM动手探究实验课,让学生足不出户在家即可接受到新颖有趣的科技创新课程。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各施所长

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科普工作的大平台。从专业的科技场馆到自然资源类科普基地,从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设施科普到企业科普,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在今年科普日中,各展所长、百花齐放。

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组织策划了“我的自然百宝箱”拓展型公众教育活动,将在线上推出一系列教学微视频和系列科普文章,同时线下开展工作坊、科普讲座、户外考察活动、临时展览等,以多种形式、不同的作品类型,引导更大范围的观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中国航海博物馆将在活动期间,开展航海云课堂、研学体验、线上科普游戏、科普手工教育包等活动,以“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服务中小学“双减”和公众科普需要,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促进公众对科学价值的认同。

上海植物园将推出首款科普游戏——宝贝树木大侦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支付宝的AR识别技术为支撑,并结合线下的打卡抽奖互动,形成一整套的全新“玩法”,带领市民游客认识“隐藏在”园区各处的珍稀濒危树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沙情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