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被《红楼梦》难倒了?《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教小读者读懂名著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也是学生阶段必读的经典。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以《红楼梦》为材料的作文题,凸显了《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但这样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孩子而言,阅读它、读懂它绝非易事。

■青年作家、红学研究者戴萦袅

怎样让孩子对《红楼梦》产生阅读兴趣?昨晚,青年作家、红学研究者戴萦袅携新作《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做客思南书局,畅谈对《红楼梦》的见解,指出阅读大部头名著的方法和捷径。

活动现场,热心的小读者朗诵起《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中的精彩段落,诵读之声抑扬顿挫,令人沉醉,戴萦袅也谈起了自己与《红楼梦》的不解书缘。

■小读者在活动现场

她从8岁起开始读《红楼梦》,最初被曹公笔下精致美食所吸引,着迷于书中广博丰赡的细节,在查阅大量明清史料、小说、笔记进行求证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成文,陆续在《新民晚报》《世界日报》《萌芽》上发表80余篇研析文章。

同时,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戴萦袅深谙儿童的阅读习惯,经常受邀前往图书馆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也常有读者从外地赶来,热情询问《红楼梦》的相关问题,希望能有一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红楼读本,引领小读者领略红楼世界的绮丽多姿。

因此,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名家带你读四大名著”系列,邀约博学多才的戴萦袅执笔《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

在这本专为孩子改写的“ 红楼梦”中,戴萦袅以晓白生动的语言,晴朗明快的笔触,打开了大观园的大门,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书名里的“寻”字,寄托着她希望陪孩子们探寻书中细节之美、解密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初衷。

故事从林黛玉进贾府讲起,再到大观园的没落,选取原红楼梦中经典的章节,紧扣主要人物的经历来叙述,情节的展开精彩流畅,舒缓有致,整体改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同时充满了唯美浪漫的情调,吸引孩子沉醉其中。

 “名家带你读四大名著”系列是一套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文学经典读物,除《红楼梦》外,其余的三部名著的改写亦请儿童文学名家担纲,分别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解构水泊梁山的江湖社会,童话大家鲁兵解读西游神话,大湾区作家黄虹坚解说三国之争,他们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写作功底,将多年的写作经验融入到文学改写之中,达到古典意蕴与青少年审美趣味的平衡。

秦文君一直以沉稳幽默的写作风格,在儿童文学的天地挥洒自如,代表作 《男生贾里》陪伴了共和国三代小读者的成长,展现了一代少年的成长风貌。

她改编的水浒传奇,保留了原著中说书人的口吻,同时兼顾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些暴力血腥的情节进行了删减与改写,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百单八将的英雄史图,原汁原味的再现了《水浒传》的精髓与风貌。

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黄虹坚,将多年的电影剧本经验融入三国故事的改写之中,以百年风云变幻的时代为背景,演绎出一群英雄人物叱咤变幻的人生之路。

为了更鲜明地体现作品的趣味性和儿童视角,“名家带你读四大名著”系列书中还设计了一个特别环节:趣味问答。

编写《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时,书中收录了12个最有代表性,都来源于作家曾在上海的学校以及香港书展举办红学讲座,从中小学生那里收集来的几百个关于《红楼梦》最迫切的问题,并参照翔实的文献资料予以解答,希望给读者有益的参考。

在图书呈现上,《写给孩子的红楼梦寻》保持了与系列一致的风格审美,典雅庄重,名家绘图,戴敦邦的水浒画传,马小娟的红楼美人,与作品文字相互辉映。

分享会上,戴萦袅耐心解答了关于如何阅读古典名著的提问,她指出,青少年读者不妨从画面感、想象力、深切而丰富的情感切入,根据语言难度和背景知识,依次去读四大名著。

她建议,先读生动直白的《水浒传》,再读半古半白的《三国演义》,接着读奇幻瑰丽的《西游记》,然后体会《红楼梦》中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叙事,特别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白,值得沉浸式阅读。

本次“情境化读写”活动,由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学生阅读联盟、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