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美酒飘香贺兰山》……上音师生的宁夏音乐之旅意义非凡

奔腾激扬的《红旗颂》、大气磅礴的《黄河》、婉转迤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场管弦乐、钢琴曲、小提琴交织,充满西北豪迈风格又融入了些许南方清丽的大型交响音乐会,9月6日晚在贺兰山下、宁夏大剧院拉开帷幕。

9月6日-9月12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银川举办。上海音乐学院组团赴宁夏,特地为当地带来“贺兰山葡萄酒之夜”系列音乐会。

6日晚的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周珂副教授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倾情演出。

选曲包括“上音人红色三部曲”——由上音杰出校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吕其明先生创作的《红旗颂》、由上音知名校友、钢琴家殷承宗、储望华等根据曾就读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解静娴)以及由何占豪、陈钢主创,上音人“联合大作业”推出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独奏:王之炅)等经典音乐作品,充分体现出上音持续深耕红色音乐文化传承的担当。

此外现场还上演了展现宁夏本土风情文化的《美酒飘香贺兰山》(演唱:陈阳)以及管弦乐《炎黄风情》选段,用西洋管弦器乐表现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返场曲目《火车头托卡塔》,更是把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来自钢琴系、声歌系、管弦系、现打系的多名上音骨干教师,在乐队中纷纷承担独奏、乐队长,共同参与到本场演出中。师生同台,将课堂教学延展至舞台实践。作为一名来自宁夏固原的“上音人”,声乐歌剧系的赵勇副教授表示,“此行回到家乡,能以自己的艺术服务于当地的事业发展,感到激动与喜悦。”

“宁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从祭祀用的乐器、到著名胡旋舞,再到琵琶、胡笳、芦管、羌笛等乐器盛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历史积淀,都令宁夏音乐文化魅力无限。去年,上音与宁夏就已经成功牵手,在上音歌剧院为参会的海内外嘉宾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云上音乐会。今年8月,我们赴宁夏银川学习考察,签订了5年的战略协议。”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介绍道。

据悉,本次合作包括建立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创作采风基地、根据相关政策为宁夏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提供培训和学习深造机会、结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风土进行酒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等。

首日演出后,学生们还参观了当地的镇史馆,了解闽宁红色文化。在“行走的音乐思政”课堂中,每位师生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宁夏当地的变化,感慨颇深。

现打系打击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李奕萱同学表示,很自豪能以自己的表演实践为当地贡献一份力量,“我看到了富饶的村镇一改往日的贫瘠,深切体会到了闽宁镇的人民热爱生活、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这些都也勉励着我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上音学子,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