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瓶装假酒!团伙勾兑售卖假茅台

在飞天茅台酒瓶身打孔抽出真酒,再灌装进勾兑酒,或将勾兑酒直接灌入回收的茅台酒瓶偷梁换柱,以假乱真……近日,虹口区检察院对一起勾兑及售卖假茅台酒的6人团伙分别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

“撕帽酒”“打孔酒”都是勾兑酒

刘某甲和刘某乙是表兄弟,2021年8月,他们在上海共同投资开了一家烟酒商店,刘某甲负责货源,刘某乙负责销售,并雇佣了家乡同村的青年刘小丙做店员。

12月中旬,刘某甲称自己有一批茅台假酒是“打孔酒”要放在店里销售。刘某乙最初想拒绝,但刘某甲表示,这酒口感和真茅台差别不大,而且包装都是真的,别人绝对看不出来。二人一拍即合,由刘某甲负责联系兑制假酒并灌装,刘某乙负责对外以真茅台酒名义销售。

没过多久,刘某甲运来多箱“撕帽”茅台酒,告诉刘某乙这是别人抵税的真酒,可以低价销售。在业内,确实常有大型商超低价促销茅台酒时为防止倒卖,出售时就当场将瓶帽上防伪码撕掉,而这种茅台正品酒在市场流通时就被称为“撕帽酒”。

然而,由于防伪码被撕,不法分子也就有了造假的机会,私下售卖的“撕帽酒”常常真伪难辨。而刘某甲运来的这些所谓“撕帽酒”,其实和“打孔酒”一样,都是经勾兑后私下重新灌装的假茅台酒。

瓶身打孔抽出真酒置换勾兑酒

田某是在2021年12月被刘某甲介绍去帮忙制作“打孔酒”。刘某甲先带他观摩了制作过程,然后让田某将制作材料——各类打孔工具、真茅台酒、已经勾兑好的酒液以及数个塑料瓶子等运回到家中进行制作。

其实就是把真酒瓶打个孔,把酒抽出来,然后把勾兑好的酒‘打进去’,把孔粘上再包装好拿回去当真酒卖。”

田某到案后讲述了制作“打孔酒”的过程。直至2022年1月案发,警方在刘某乙烟酒铺查获“打孔酒”68瓶,均是由田某和另一名帮手赵某共同制作。而这些“打孔酒”运送到刘某乙烟酒店后,刘某乙或店员刘小丙会当场验货,并负责销售。

回收酒瓶二次灌装成“真酒”

“这些假‘撕帽酒’是我安排马某和杜某做的。”刘某甲交代,他买了飞天茅台空瓶,自己又做了一套灌装装置,然后交给马、杜二人将勾兑好的酒液向空瓶二次灌装,伪装成被撕帽销售的真酒。“这种茅台瓶盖没有防伪码,我们就对外说是‘撕帽’真酒。”马某称。而案发后,警方在烟酒店查获这种假茅台酒71瓶,也均由马某及另一名帮手杜某共同制作。

‘打孔酒’卖2000多元一瓶,‘撕帽酒’才1000多元一瓶。”

看到假的“打孔酒”比真的“撕帽酒”卖得还要贵,刘某乙表示自己怀疑过刘某甲运来的“撕帽酒”也是假酒。至案发,刘某乙已将“打孔酒”和假“撕帽酒”对外以真茅台价格销售了部分。

后经审查认定,刘某甲、刘某乙等人生产销售的“打孔酒”及所谓“撕帽酒”均属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刘某甲、刘某乙等人也从未获得销售茅台酒的授权。

刘某甲等人使用打孔抽取真酒后灌入假酒的方式假冒飞天茅台酒,实质上侵害了茅台酒的商标权以及商标背后所蕴含的信誉。经审查,虹口区检察院认为,刘某甲、刘某乙等6人系共同犯罪,已对6人分别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中秋佳节将至,购买酒类礼品更应通过正规渠道,贪图便宜可能会买到假货。正值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检察机关也将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让生产者、经营者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规范生产经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姚沁艺 王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