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 | 英国新首相会否昙花一现?

当地时间9月5日,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党首选举公布最终结果,现任外交大臣特拉斯击败竞争对手前财政大臣苏纳克,成为保守党党首,继而将出任英国首相。由此,她也将成为继撒切尔和梅之后的第三位英国女首相。

保守党重新选举的起因是鲍里斯·约翰逊上月初在一场内阁大规模辞职潮中被迫下台,而特拉斯之所以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受到保守党内成员的青睐,其主要原因竟被认为是对约翰逊的效忠。民调显示,保守党选择特拉斯,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对约翰逊的怀旧,而非对特拉斯执政能力的认可。面对内外交困的乱局,特拉斯内阁会否昙花一现?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教授、欧洲研究项目负责人 胡春春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简军波

 

顾问:特拉斯虽然当选保守党党首并接任英国首相,但是很多人都说她立场摇摆而且成绩平平,国际上也对她在外交舞台上左右逢源的能力表示质疑。如何客观评价她在政务上的作为? 

简军波:特拉斯担任过贸易大臣,并从拉布手中夺走了外交大臣的职位,显示出她在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特拉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可能也是她能够被保守党内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也因为她的这一个性,使她在外交政策中具有好斗的一面。另外,她在俄乌军事冲突中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以及对其他非盟友的不友好言论为世人所知。她的公众形象并不十分光彩,包括曾经因为不了解俄罗斯的地名而受到公众的嘲笑。

胡春春:首先,由16万保守党党员投票决定首相人选,本身就已经是选举制度的一个无奈之举,而保守党党员的基本面——白人,男性,中产以上阶层——已经决定了这种程序与普选制度所预设的代表性之间存在矛盾。也就是说,特拉斯即使出任首相,也不得不接受“授权先天不足”的质疑。

其次,特拉斯并非政坛新人,在卡梅伦、梅到约翰逊的内阁里,她转战过教育部、环境部、财政部、国际贸易部、妇女部和外交部,可谓经验丰富的女性职业政治家。但是,正如前几日一篇国外评论的标题写到的:“是不是全世界都讨厌特拉斯?”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确实击中了问题要害。

我们不妨仔细看看:英国国内,特拉斯在和苏纳克的竞争中,两人无底线互相攻击,以至于不少英国人开始后悔,是不是应该让约翰逊留任;国际上,特拉斯在英国退欧前后转换立场,由反对脱欧到支持脱欧,以及在脱欧后在对欧政策上的表现,让布鲁塞尔和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充满疑虑,而特拉斯口无遮拦、没有基本知识准备的反俄和反华论调,也只是让她在东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获得了欢迎。值得观察的是她答非所问的能力、情绪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表达习惯,能够把英国引向何方。

 

顾问:结合英国当前的政策难题,包括能源危机、财政困境、外交僵局,而且特拉斯本人几度口无遮拦惹下麻烦,如何看待她的执政前景?有没有可能任期未满就黯然下台,特拉斯内阁因此昙花一现?

胡春春:英国现在面临的世界,显然不是它能够主导的理想世界。如果按照合乎常理的顺序,首相的任务应该从英国内政到英国和欧盟的关系,然后是英国与欧盟之外其他国家的关系,而且应该是先经济再政治。但是,如果特拉斯是一个具有政治可信性的政治家——当然这一点无法确定,那么她将会反其道行之,即先政治后经济,破而不立。

外交方面,对于英国来说,美国自然是例外。但是,同时高调反中、反俄,把视野投向澳大利亚和日本等所谓印太地区价值观伙伴国家,完全无视非洲、中东和南美洲,不知道这究竟是在何等意义上能够支撑一个退欧后的“全球英国”?前几日在电视里被问到“马克龙是友是敌”,她的回答是:“这不好说。我要是首相,将会观其行、而不仅听其言做出判断。”请注意,这是一个很可能出任英国首相的人对法国做出的判断!

根据特拉斯此前的能力展现,我对她的内阁能否胜任英国所面临的国内、欧洲和国际挑战,不抱乐观态度。 

简军波:在内政外交上,她将不得不解决脱欧遗留的各种问题,以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经济紧缩。内政方面,她将在保守党所青睐的自由主义基础上进行经济改革,但具体如何执行,有待观察。在外交政策上,新政府将会继续推动和美国更紧密的盟友关系,以便于脱欧之后的英国寻求国际支持的需要。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英美特殊关系的加强将会冲击中英关系。特拉斯内阁可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加强对中国的审查,以及在人权和涉华议题上发出更强硬的声音。

昙花一现我觉得不至于,至少会有两年执政时间,期间可能会因为难以应对各种艰巨的挑战而更换一些内阁大臣,以换取议会和民众的信任,但特拉斯内阁应该会坚持到2024年底大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