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上海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上海将聚焦车规级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线控执行系统等关键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攻关工程。推动5G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多源融合感知、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交通系统时空数字孪生等共性交叉技术方案落地,实现“车–路–网–云–图”一体的自动驾驶融合感知与规划控制。
方案提出,建设多层次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加快布局一批骨干企业。
上海正加快智能汽车产业的布局,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表示,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已经超过1000公里,智能驾驶管理创新,要充分结合产业特征,加强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上海正在制度领域为上海智能汽车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临港管委会制度处副处施晓蕾指出,临港新片区正在成为智能驾驶产业先行先试试验田,后续将在制度和标准的安全框架下继续开展创新性产业实践,助推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劲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