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 玮
晨报讯“滴水湖AI创新港”启动仪式昨天举办,超过40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签约入驻,合计投资额超过300亿元,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可带动集聚相关专业人才约5000名,覆盖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机器人、算力算法、数字孪生等多个热门领域。
这批项目集中签约入驻“滴水湖AI创新港”,不仅带动更多先进技术成果在此落地转化,而且为临港新片区加快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引领胜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造滴水湖AI创新港,是临港新片区加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临港将在主城区最核心的滴水湖一环带和国际创新协同区,拿出300万方空间载体用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产品化、场景化、可体验化是临港发展AI独一无二的优势。
昨天,临港新片区还发布了《临港新片区大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方案》)和“临港新片区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方案》指出,新片区依托“数字城、未来车、智能造”三大优势,坚持技术创新、坚持软硬一体、坚持场景带动,力争用3年时间,集聚AI人才2-3万人,汇集企业500家,产业规模升至500亿元,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重要集聚地。
清单的发布,则标志着一批具有牵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升级迭代重要作用的应用场景集中亮相,如宁德时代智能底盘研发系统、临港滴水湖未来交通生态圈、临港车路协同示范、国际创新协同区数字孪生城、全流程数字化交付和临港基础设施养护运营等。这些应用场景将聚焦智能工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重点应用领域,将通过“揭榜挂帅”竞争机制,遴选出示范带动性强、匹配融合度高的优质项目,为打造极具临港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助力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能级提升、规模发展贡献特殊力量。
昨天,在活动现场,作为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大板块活动之一的“上海临港AI驾驶仿真大赛”宣布正式启动。大赛旨在利用临港新片区既有道路数据资源,营造数字孪生比赛环境,使自身成为选取自动驾驶开放测试试点道路的“试验田”,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持续输送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的优质项目、技术和优秀团队、企业。
[相关新闻]
今年四季度在临港可坐智能驾驶出租车
记者 唐 玮
晨报讯 临港未来也能乘坐智能驾驶出租车啦!近日,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正式入驻临港。同时,该实验室发布了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架构,并表示上汽Robotaxi2.0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度在临港新片区“无人出租”应用场景中率先投入运营。
乘坐过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朋友们可能都见过车顶上的大帽子。因为搭载各种路感设备,不少配备了该技术的汽车不可避免都有这样一个大帽子。曾经搭载上汽自动驾驶1.0技术架构的车辆也需要配备这样一个“大帽子”,但如今这顶“大帽子”换成了“小帽子”。据介绍,这样的转换源于将机械式雷达换成了固定激光雷达,不仅实现了智能驾驶和整车的高度融合,集成度更高、更美观、更散热、更静音,同时雷达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
据悉,搭载上汽AI LAB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架构的飞凡汽车MARVEL R目前在临港已投运10-15辆供体验,为固定线路体验。今年第四季度将在临港“无人出租”应用场景中率先投入运营,预计将投放20-30辆车辆,开放10-20个点位。届时,在临港的市民朋友们可以通过平台预约上汽的Robotaxi,体验点位之间的接驳服务。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