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新村街道丨演绎别样的浪漫!长风的TA们这样过七夕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已至,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长风战“疫”人的七夕是在并肩携手,奋战防疫一线中度过,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默默奉献着,他们在负重前行中演绎着别样的浪漫……

曹小东、陈斐夫妻

同一屋檐,却难能一起吃晚饭

“不累不累,小区这么大,我身为党员,理应站出来!”

在长风新村街道世纪同乐小区核酸筛查现场,几抹靓丽的蓝色身影穿梭其中——“核酸组”组长曹小东正带领着一众“兄弟”维持核酸候检队伍秩序、扫描核酸码……队伍中不时还会传来爷叔阿姨满含笑意的问候声:“曹组长又上岗啦?”

大筛结束后,他又帮忙将桌椅、遮阳棚整理归位,收拾医废垃圾,等到忙完回家已是天已黑透,此时他才有空闲吃个晚饭。而身为心理咨询师的妻子陈斐更加忙碌,一通电话持续在线,电话那头是寻求心理开导的居民,陈斐温声细语耐心安抚,却忘记自己晚饭未吃。

 这样的场景已在曹小东家多次上演。4月初小区封控,曹小东积极报名成为小区“核酸组”志愿者,而陈斐则免费为小区居民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二人埋头苦干、尽职履责,同一屋檐下,却难能一起吃晚饭,常常错过饭点而不自知。曹小东笑道:“我有时十点多才吃晚饭,太太见我吃得晚,便会埋怨我两句,说着说着才发现自己也没吃。”

相携相助,“疫”线有浓浓温情

世纪同乐小区有6000余人,是长风辖域内体量最大的小区。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人手严重不足,每次全体核酸筛查对“核酸组”的成员都是巨大的挑战。

而曹小东不仅要带领“核酸组”的兄弟“冲锋陷阵”还要妥善处理好公司的事务,那段时间他常常凌晨3、4点钟睡,早上6点多起。

正在商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连续“疲劳战”也会让他偶尔心生烦闷,可偶尔看到妻子为邻里忙碌的背影,他也更加坚定了信念:“太太的举动也给了我无声的激励。”

封控期间,陈斐为小区提供近50次心理咨询,而两人的家门口、楼栋下时不时就会有附着“曹组长、陈老师收”卡片的牛肉、水果……

如今,两人依旧奋战在“疫”线,双方父母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曾语重心长地嘱托:“一定要尽己所能,守土尽责!”作为侨眷,远在国外的孩子多次关心问候并表达对父母工作的支持。曹小东笑说自己居住小区十几年,如今才真正与社区有了连接:“居委会明方向,志愿者团队战友们齐努力,家人邻里支持,我们感受到小区的浓浓温情,也愈发有干劲儿了!”

张扣兄、高和平夫妻

数次化疗,依旧热情洋溢、笑容不减

“张老师,下来咱们聊聊天,老想你咯!”

“阿拉也想你们!不过虽然最近疫情形势缓和,也不能松懈,咱们还是尽量减少聚集!”

“张老师说得对!阿拉先走咯,给大孙女做饭去!”

眼前这位中气十足、热情洋溢的“张老师”正是长风侨联联络员张扣兄,她年近70,已有40年党龄,在同一小区的居民眼中,她乐观自律又有一副“热心肠”,是暖融融的“太阳”,很难想象,这样一位精神劲儿十足的阿姨曾经历过数十次化疗,数次从死神手中逃生。

张扣兄正在参与志愿者活动

几年前,张阿姨被查出癌症。得病、手术、化疗、扩散、吃药、化疗……反复治疗的过程极为痛苦,然而凭借着一股韧劲,天性乐观的张阿姨突破了医生“可能只有三年”的预言,一次又一次战胜病魔:“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多出来的,所以我要发挥余热,努力帮助他人!”

张阿姨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平日里作为侨联联络员,她与同小区的侨眷家庭结对帮扶,有事无事便“串串门”;同小区的爷叔阿姨们有事,她也会积极出面协调解决;部分楼栋封控,张阿姨尽己所能分装、分发抗原、物资等。她坚信要将温暖传递给他人:“平时邻里关心我,现在大家需要,作为老党员,我要把温暖散播出去。”

妇唱夫随,他是她的坚强后盾

活力满满的张阿姨总是积极踊跃地活动在“疫”线,而同为侨联联络员的丈夫高和平则是张阿姨的坚强后盾。

张阿姨笑称自己“能折腾”:“我身体不大好,可心却闲不住。他担心我身体,总是把活揽到自己身上。”

张阿姨帮封控楼栋倒垃圾,高叔叔默默同去;张阿姨前去分装抗原,“分装大军”中也少不了高叔叔的身影。封控时期,刚手术完的高龄邻居独自卧床在家,张阿姨放心不下,核酸检测、抗原自测时总要看两眼才放心,高叔叔揽下了这个活。

 如今,高叔叔在小区业委会兢兢业业,张阿姨则时不时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结婚数十载,张阿姨觉得自己十分幸福:“居委会照顾我,天气热,不让我当志愿者,不过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子虽在国外生活但十分孝顺。我们两个也走到‘金婚’,人生没什么遗憾的,如今每一天都十分珍惜。”

长风的“疫”线上,还有战“疫”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筑起了长风的铜墙铁壁。值此七夕之际,让我们对仍然为疫情防控默默奋斗的长风人表白,“感谢你们!你们辛苦啦!”正是有你们的大爱,长风才能“疫”散花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长风新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