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美元供应及其利率变化是全球债务的重要影响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债务产生显著影响。有分析指出,美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政策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了债务泡沫,而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也会冲击发展中国家债务。
有分析认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让美元升值,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存量债务偿债成本上升;全球融资成本上涨将导致借债成本上升;此外,这将导致流向发展中国家资金减少,加剧其借债来源短缺;最后,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下跌,导致依靠资源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收入减少,偿债基础遭到破坏。
偿债能力来源于经济可持续增长,但处于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公平的发展权益,还要被强大的美国资本多轮“收割”,导致经济“造血能力”不足,偿债能力受到制约。有分析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贸易条件经常恶化,还本付息能力不足;缺乏资本、基础设施和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从根本上影响偿债能力。
长期以来,世界对美国多次制造“债务陷阱”的真实意图有着越来越清晰深刻的认识。有分析指出,美国迫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服从其经济和金融体制之需,攫取战略利益,阻断其经济跨越之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新闻》就表示,美国是市场波动的震源地,震荡过后,美国经济回升,在危机时期起到托底作用的新兴国家却蒙上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