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新村街道丨暖心!长风这个封控小区搭起线上通“情”路

近期,根据市疾控中心7月3日消息,长风新村街道一小区被划分为“高风险区”,小区内严格落实“足不出户”。这可苦了居家封闭的盛阿姨姐弟,高龄病重的母亲住在隔壁小区,连日来状态不佳,两人异常挂念却无法与母亲见面,二人焦心之际,得知消息的两地居委悄然展开行动……

封控不封爱,两地居委畅通亲情“云之路”

“母亲现在情况不好,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办!我要去看看她!”今早七点,一通来自黎金苑小区盛阿姨的电话让海鑫居委会干部们心忧不已,通话间,盛阿姨言辞恳切,语气难掩激动。

原来,盛阿姨90多岁的父母居住在隔壁华师大一村,平日里由保姆照顾。父亲腿脚不便,母亲身患大病,近日化疗结束,连续几天精神状态不佳。而盛阿姨姐弟居住的黎金苑小区下属海鑫居委会,近日由于疫情防控规定,被划分为“高风险区”,小区内严格落实“足不出户”。

虽然保姆在身边照料,但老人家没有智能手机,仅靠保姆口头描述,母亲的具体情况也无从得知,正值高温天气,一旦病情加剧,仅靠保姆一人,也难以应对。

盛阿姨姐弟思母心切,顿时心急如焚:“我们非常理解疫情防控措施,可父母年迈,又卧病在家,实在让人心忧!”

两人向居委会求助。可正值防疫关键时刻,万一踏出小区,疫情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而病重老人亟需照看,儿女拳拳孝心,让人动容,一时间海鑫居委会陷入两难境地。

居民事无小事,更何况这是儿女与父母之间的脉脉温情。于是,海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磊斌与街道下沉干部多番商量,由街道党总支牵头,火速对接华师大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莫似娇、居委会主任梁玲丽,共搭起一条畅通亲情的“云之路”——几人与盛阿姨微信上共建一群聊,由梁玲丽上门走访并与盛阿姨视频通话。

烈日炎炎,考虑到盛阿姨姐弟忧思父母,又担心两位老人生活有所不便,梁玲丽即刻出发,拎着包带着手机便上了门。终于在几分钟后,连接盛阿姨与母亲的视频电话接通,盛阿姨也终于得以细细查看母亲的面容。

“盛阿姨如果想与父母通话,我们随时随地上门,老人家年龄大了,一旦有什么意外情况,我们也能快速响应。”赵磊斌说。

隔离不隔心,多方联动解决急难特需

这场“爱的连通”是黎金苑小区封控期间,海鑫居委班子与街道、其他居委、志愿者联手做好居民生活保障的缩影。“封控不封爱,隔离不隔心”在这个小区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扎扎实实地落地声响。

“外卖、快递是头等大事。”进入6月份社会全面复苏阶段,快递量陡然增大,积压件相较以往更多,黎金苑千余人口的“菜篮子”也要拎稳。小区猝不及防封闭,如何安排物资配送俨然是个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大问题。海鑫居委会从三点着手解决:“首先,特保会将快递由门口货架集中送往小区内中心花园货架,并静置消杀30分钟,而后小区的六人‘快递小分队’将快递送往各楼栋门口,最后,楼内志愿者派送至各户。整个过程无接触。”

小区快递配送早上9点开始,晚上21点结束,持续12个小时,一般物件一小时内送达,生鲜半小时内便可配送到居民手中。

除此之外,垃圾及时清运也是居民封控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而这一工作,由黎金苑小区物业保洁人员与楼内志愿者协作完成:楼内志愿者将垃圾清运下楼,物业保洁人员将每个楼栋门口的垃圾驳运到临时堆放点,街道每天上午和中午分两次进行清运,确保小区清洁。

疫时的“第二梯队”又一次站了出来,两个多月间形成良好、完备的“战疫流程”也使得黎金苑小区此次能有条不紊的面对封控。

基本生活无忧,面对一些个性化需求,海鑫居委会与街道配合,尽量在疫情防控与满足居民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小区内一些老人需要配药,除小区门口的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外,街道特安排一名“跑腿”专门解决胰岛素等特殊药物。高考、中考临近,黎金苑就有21名学子参加考试,为让考生无后顾之忧,小区专设医生为学子们上门核酸检测,街道拨专车于考试期间接送学子。

感谢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居委、医务人员、“第二梯队”等,感谢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居民朋友们。下一步,长风新村街道将继续时时关注疫情防控地区,做好“后勤兵”,当好“保障员”!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长风新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