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常态化核酸采样亭外堆积着黄色垃圾袋,会否产生污染风险?该如何处置?丨市府新闻发布会

6月10日17: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8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任菊萍、静安区副区长龙婉丽、虹口区副区长陈筱洁、奉贤区副区长张娣芳,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主持新闻发布会。

一些常态化核酸采样亭外堆积着黄色垃圾袋,有市民担心这些污染垃圾会带来风险,请问如何处置?

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任菊萍介绍,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包括三种类型:固定点、便民点和流动点。市民朋友们看到的主要是便民点和流动点。这些点位中,对于核酸检测机构负责采样点位的医废,应带回检测单位交由医废收运处置单位。 

其他情况下应先暂存在专用垃圾桶或临时贮存场所,临时贮存场所应设置围挡并且落实“三防”措施,由街镇负责在24小时内运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再交由医废收运处置单位。核酸检测医废不得在街面上露天堆放。

为了防止核酸采样点投入使用后医废管理不规范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了执法力量开展全覆盖巡查督查。6月1日至9日,全市共调动执法人员2486人次,检查核酸采样点位1428处。从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点位能做到规范收集贮存、及时清运医废。也有个别点位发现医废存在露天堆放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点位人流量较大、医废贮存场所预留不足等。

已将发现的问题点位反馈给相关区和属地街镇,要求根据点位的人流量和医废产生情况,增配专用垃圾桶、加大清运频次,防止露天堆放,防范风险。

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与各区和属地街镇一同开展对核酸采样点位的检查,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通过“12345”等渠道反映发现的医废管理不规范问题,会及时督促整改。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