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五一“指尖就诊” 很特别!5月2至4日,多家医院互联网医院持续“云端”开诊

为保障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获得连续医疗服务,“五一”期间,申康发展中心组织34家市级医院2000余位高级专家,涵盖各医院临床特色专科。义诊专家通过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咨询、复诊配药等服务。昨天的五一“云义诊”已惠及多名患者。5月2至4日,多家医院互联网医院仍将持续“云端”开诊。值得一提的是,沪上一些医院还推出了“指尖就诊”新服务,优化了线上诊疗模式。

惠民加速度!“云上五官”五一义诊刷新记录

5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公益义诊队伍强大,由王正敏院士、周行涛院长领衔,众多医院资深专家和教授及青年新秀,涵盖眼科、耳鼻喉科12个临床医技科室。当天下午三点是原定义诊结束时间,但由于仍有很多老百姓需要求医问药,义诊继续。

昨天的互联网义诊开具处方483张,其中由志愿者配送药品63单,并完成1例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另完成线上咨询1309例。当天眼耳鼻喉科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总数达到3008例,刷新医院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创下上海互联网医院的服务记录。 

眼科咨询较多的病症是“眼干、眼红、”,这是由于疫情封控在家,患者普遍手机、电脑用眼过度所致,加之视疲劳封控期间购药、送药困难,也加剧这一情况的出现。同时,亟需诊治的青光眼患者等不容忽视,青光眼患者长期维持用药,受封控影响而配药不便,因而有些患者眼压控制不理想。

更需解燃眉之急的是一些手术患者,义诊中发现登记手术等床的患者不在少数,义诊的医生志愿者均耐心解答,并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优化入院安排,解决患者问题,从“云端”落地。

耳鼻喉科主要咨询咽部、鼻部不适等,由于疫情原因,患者已较长时间得不到专业的医疗服务,有些病情迁延,义诊医生均一一指导。 

八十多岁的王正敏院士号召他的学生一起加入。通过视频问诊的方式,王正敏院士耐心地对多位患者进行了线上答疑,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患者在问诊结束后连连道谢:

“耳鸣不舒服很久了,本来只是想试一试,没想到八十多岁的院士真的给我打来了视频电话,真的太感动了,瞬间不焦虑了。”

当耳鼻喉科舒易来医生了解到有个出生三个月的患儿未通过听力筛查,因疫情受阻,一直未能及时来院就医后,考虑到线上问诊检查报告等资料不全,及时和患者对接后续线下就诊事宜,并综合考虑家族史因素,了解到患儿家中的老人也有老年性耳聋问题,同步对老人进行了问诊。孩子的妈妈感动地说道:

“医生把我没有想到的都想进去了,真的太感谢了!”

除了百位医生线上义诊活动以外,为解决药品配送难,由徐汇邮政、上药集团、国药集团及院内志愿者组成的25人志愿服务队,对在互联网义诊中开具的药品进行爱心接力传递,开展当天部分药品送药上门志愿服务。昨天共送药到家60多单,一些患者接到递送的药物直呼:“太感谢了!太惊喜了!”

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表示,

今年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建院70周年,此次“风雨七秩•云上五官”大型线上义诊暨建院70周年公益行动是医院院庆公益惠民利民的系列活动之一,未来医院将继续推出各类惠民利民活动。

“指尖就诊”新生态:市一互联网医院新推云端服务“魔方矩阵” 

“一键直连”权威专家,居家实现“问诊自由”。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通过“专家团队在线咨询服务”“AI客服”“六师一体阶梯式云端服务”“即问即答人工服务专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组成云端服务“魔方矩阵”,为疫情期间的百姓群众打造居家“指尖就诊”新生态。

从5月1日到5月6日,来自市一医院75个特色专家团队、182位高级专家将在市一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开展持续6天的云端免费义诊服务。专家阵容覆盖医生、药师、护士、医技、检验五大门类。 

昨天,市一医院介入中心主任、血管外科(南)主任冯睿接待了一位自述下肢小腿有血栓,长期服用昂贵抗凝药物的患者。冯睿经过问诊,发现这位患者之前的诊断可能有误,建议患者去做一下D-二聚体检查。恰巧,患者近期正好做过这项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冯睿排除了血栓可能,为患者纠正了治疗方向。 

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宋滇文接诊了一位50岁男性患者的在线“求助”。这位患者因为肩颈部疼痛持续有段时间无法缓解,精神压力颇大。经过详细在线问诊和逐一判别排除,宋滇文认为对方的肩痛症状可能是焦虑症导致的严重躯体反应。于是一方面直接通过电话宽慰患者缓解焦虑,同时也针对其肩颈部疼痛的症状给出了治疗指导意见。

与普通的互联网医院门诊不同,在这一服务项目中接诊患者的,都是由主任医师领衔的专家团队,91%以上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专家。患者不需要挂号,只需在平台内填写个人信息、叙述病情,出诊的专家即可通过文字或视频形式即时和患者取得联系。专家表示,这一在线咨询服务功能,与现有的互联网医院普通门诊刚好可以错位互补,更好地为患者匹配合适的专家和治疗方案。

线上“阶梯式咨询”是市一互联网医院云端服务“魔方矩阵”的另一重要板块。“阶梯式咨询”共分三层,第一层是24小时AI人工智能咨询;第二层是客服在线答疑;第三层则是由医师、护师、药剂师、康复师、营养师、社工师组成的“六师一体”服务团队回答问题。此外,医院还在疫情期间开通咨询服务专线,加强人员配备,实现“即问即答”,做到“事不过夜”。目前已累计回复在线咨询51000余条。

仁济医院:300余名医生在线,专家达到百余人

5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举办线上义诊,为1000余人次提供免费挂号医疗咨询、配药和随访等服务。仁济医院38个临床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参加此次义诊,高级职称占比超7成。

杨女士(化名)曾于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并于3月下旬进行胚胎移植。移植结束后,杨女士如愿接连测出了“两条杠”,顿感悲喜交加。“喜”的是多年的梦想成真,荣升为准妈妈;“悲”的是封控期间,她不幸在社区感染了新冠病毒,被转往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无法按时来院进行血检和B超检查,杨女士心情异常不安和惆怅。

在隔离点治疗期间,杨女士一直在互联网医院与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孙贇保持沟通,并按照定制的治疗方案用药。在解除医学隔离出院回家后,杨女士又出现了先兆流产的症状。

在昨天的专家线上义诊上,杨女士又在线上预约了孙贇,孙贇及时为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并进行了耐心的心理疏导。 65岁的尹先生在看完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卜军卜军的义诊后,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下了。几个月前,他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仁济医院就诊,卜军为他做了微创介入,制定用药方案,尹先生转危为安。

尹先生感觉自己心脏疾患完全康复了,主动报名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做志愿者期间尹先生又发作了几次胸前区不适,担心自己又犯病了。

卜军了解到尹先生的症状可能与疫情期间做志愿者缺乏休息有关,并非心脏病又发作了,这让尹先生松了口气。

五一假期,不少医生是在繁忙的进舱工作之后,参与到线上义诊中。仁济医院感染科主任马雄带领着一支多学科团队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主战场”—感染科大楼,脱下大白后的他和肝脏外科主任陈小松等专家一起义诊为多名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肝移植患者诊断病情和指导用药。

此外,在新冠定点医院驻守的儿科主任医师卢燕鸣和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蔡华杰支援新国博方舱医院骨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春喜等专家也在出舱后第一时间打开手机为患者诊。

5月2至4日,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仍将持续“云端”开诊,所有上线学科均设置排班,300余名医生在线提供医疗服务,副高及以上职称医生百余人,占总出诊医生数的40%多。市民可以通过“上海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登录互联网医院页面,足不出户即可在线上找到专家获得就诊咨询、配药到家和术后随访等服务。

五一”不停诊:同济医院全力满足就医配药需求 

五一期间,家住甘泉街道的杨老伯一大早就来到了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在医院“小桔灯”志愿服务队的王硕医生的协助下,很快通过自助机完成了挂号。在内分泌代谢科普通门诊,赵家胜主任医师根据杨老伯的身体情况为他开了糖尿病相关的常用药,并详细告知了具体的用法和居家自我管理的方法。为了减少杨老伯的往返,赵家胜特别延长了一倍处方时间,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在临走前,杨老伯激动得说,

“本来以为要等到节后才能来看病,没想到今天也会开门,还在普通门诊看到了大专家,还特别为我们病人着想延长了处方,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上海市同济医院已于4月底全面恢复诊疗工作,“五一”假期期间,上海市同济医院线下门诊不停诊,急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24小时开放,线上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复诊、药品配送正常开放。截止昨天下午17时,上海市同济医院门急诊诊次累计逾2000人次。

“劳动节就要好好劳动。”在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心血管内科刘学波主任通过上海市同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为市民提供义诊服务。

在互联网医院的“牵线搭桥”下,一些不能到院就医的患者也获得了同等的诊疗机会。肿瘤内科的李桂圆主任医师一早就接诊了一位正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新冠阳性患者,为其进行了远程化疗和腹水治疗的指导。骨科的杨云峰主任为一名手肘拉伤的封控社区志愿者进行了用药指导,告知其相关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截止17时,共有近500位市民参与了上海市同济医院的互联网在线义诊活动。

为了尽快让市民拿到急需的药品,上海市同济医院“药骑士”志愿服务队的36名医护志愿者再次整装出发。首批订单一经发出,立即被志愿者们抢单“秒光”。 截止昨天下午17时,上海市同济医院“药骑士”服务队共接收配送任务70余单,涉及普陀、静安、宝山等多个区,平均在20分钟内完成送达。

病理科的张灏杨医生一大早便把自己的爱车简单地擦洗了一下,随后他便准点候着志愿群内的公告。早上9点10分,他抢到了上海市同济医院互联网药品配送任务的首单,配送目的地是静安区的彭浦镇。9点25分,张灏杨顺利抵达了目的小区,立刻与患者张先生取得联系。很快,张先生赶到了小区门口,拿到了急需的药品,他连连感谢张灏杨医生,并感叹到:

“一般网上医院配药都要等几天,没想到你们这么快,真是比我自己跑医院配药还快!”

不仅有线上,同济医院医疗队在线下为运维保障人员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昨天下午,同济医院医疗队和龙华医院医疗队一起,在金山区天华路方舱医院指挥部开展致敬劳动者慰问医疗咨询活动中,以医疗咨询形式向负责方舱医院运维保障的上海建工集团员工致以节日的关爱和问候。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