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封控已久为何不断发现新病例?-三方面因素导致:筛查数据有延时、家庭聚集传播、很多物资在流通

晨报首席记者 谢竲

昨天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通报:4月13日,我市新增2573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51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73例确诊病例中,2200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59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1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2514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24548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598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目前,本市本土新冠感染者数量多,除无症状感染者外,在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是轻型,少部分是普通型,还有重型,目前有重型9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1例33岁,其余8例均为老年人,最小的70岁,最大的93岁,他们均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重症免疫性疾病、晚期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以及高龄等高风险因素,他们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我们依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增配救治力量,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重型患者伴随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特点,在积极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中西医结合,协同施治,辨证论治,密切关注病情情况,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针对本次疫情确诊病例人数增多、涉及老年人数量上升、重型病例开始有所增加的情况,我们已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市公卫中心、瑞金医院北部院区等8家定点医院的救治力量,在治疗新冠的同时,对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开展多学科治疗。

问答摘录

封控已久为何还有感染者?

问:小区封控已久为什么还不断出现阳性感染者?

吴寰宇(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不少市民对此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筛查数据有一定的延时。核酸筛查工作量很大,检完后如果发现有阳性混管,还要单采单检复核,对检出的阳性人员,要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准确的相关医学信息、个人信息,同时还要完成上报审核等工作。

二是存在家庭聚集性传播。造成本轮疫情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具有隐匿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我们观察到的潜伏期大多为3-5天。家庭内传播是当前主要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说,家庭内发现1名感染者时,往往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已被感染,但尚处在潜伏期内,会在后续的筛查中被陆续检出。

三是在全域静态管理阶段,虽然居民足不出户,但仍有很多物资在流通。如果存在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排除接触后造成感染。

聚焦对核心流调信息的调查?

问:现在每天新增感染者这么多,流调工作还在继续开展吗?目前疫情形势下,流调的重点是什么?

吴寰宇(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目前本市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流调工作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需要对每一例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进行流调。

现阶段流调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聚焦对核心流调信息的调查。通过核心信息调查,尽快明确有无关联病例和关联疫情、有无可疑的暴露史,尽快追溯病毒感染来源同时判定密切接触者。另一方面,现阶段也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工地、企业等集体单位进行流调。这些集体单位人员密集,交流频繁,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因此,在发现阳性感染者后,需要尽快开展流调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防控措施。

目前,除了追踪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阻断家庭、社区或集体单位传播外,还需要重点对每天新增阳性感染者的流调信息及时进行汇总分析,掌握新增阳性感染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的分布特点,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排查疫情防控风险点,及时识别和消除风险因素,为下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在此也再次感谢市民对我们流调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谢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