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山姆会员店鲜食副总刘骏的私人手机号加了100+的微信新好友;应急小组把物资配送至门店50公里开外的小区;门店店总亲自上货、运纸皮、打包;明星大厨徐聪为一线同事准备一日三餐……为了上海市民封控期间的物资保障,工作形式虽变,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
私人手机号成了保供热线
在上海青浦相关部门对外发出的物资保障信息上,山姆会员商店的联系电话是一个手机号。手机的主人是上海青浦山姆会员店的鲜食副总刘骏。他留电话时,并没有写门店座机,而是写了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
这样不容易漏接,而且方便直接加上我微信,能帮到更多人”。
物资保障信息发布后,刘骏的号码成了“市民热线”,最远的电话有从近40公里外的浦东打来的。笔者采访时,电话一直打不进去,打进去后讲了没几分钟,他说,现在又有几个电话打进来了。到今天,刘骏也还没来得及计算过有多少新加的微信好友和群组。经过我们的提醒,才刚刚统计了一下:100+的微信新好友,多了二三十个群组。可以看到的是,刘骏在这些群组里不停地介绍、解释、协调。群里纷纷反馈:“终于联系上组织了”、“你回我消息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有多激动”、“太感谢了,无法用语言表达”。
门店偶尔会有人上门提货,他们大多是医护人员、警察。刘骏和他们交流不多,仅有的几次也是他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小区物资供应紧张,过来问能不能提供配送。收到这样的问询,刘骏就会安排跟进,这仿佛是早已建立的默契。“他们不仅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一直操心着能不能给居民提供更多协助。每个人都在努力,为周围的居民带去希望。”
应急小组扛下翻倍订单保供更多居民
因为疫情严峻,上海的部分仓暂时关闭,部分订单转到青浦山姆电商部门的仓库,青浦山姆电商副总陶伟民和同事们紧急成立了应急小组。约70人的应急小组两天近乎不眠不休,将翻了好几倍的订单量扛了下来。
等待配送的小区,有些距离门店50公里开外。“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找到我们,希望能为他们的小区送菜,刚开始还是在附近几公里的小区,后来范围越来越大,我们也尽量能接就接”。就这样,配送司机经常早上四点就发车,一直在外面跑到凌晨一两点才回来。
陶伟民说,“这种时候,哪还分什么职责内外,能多接一单,就是多保障一个家庭”。
门店店总亲自上货、运纸皮、打包
山姆在上海目前有三家门店,还有一家正在开业筹备中。浦东封控时,店总们——外高桥山姆店总王中飞、青浦山姆店总支黎辰、北蔡山姆店总陈文雄也告别家人,往门店赶。“店里还有那么多同事,我不可能放下他们不管。”正在筹备开业的宝山店店总许秋雄,他所在的门店还没营业,出于“多一个人多一份力”的想法,也一起扎进了浦东的店里。
不断有同事被封控在家,无法到店,店总们就亲自顶上岗位,从卫生清洁、到上货、运纸皮、打包。在几位店总看来,在这段特殊日子里,同事们支持一线的力度让人难忘。有同事接到了一位独居老人的电话,说封闭在家十几天,不会上网买菜,家里物资短缺。老人打听到门店的电话,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来了。这个的地址远远超出门店配送范围,所有人都是想办法如何调度运力来帮助老人。最终,物资送到了。
同事们选择留宿店内,有的人一住就是十几天。为了让大家,尤其是一些体格单薄的女性同事住得舒服些,店总们带领大伙儿将最宽敞的培训室改造成“女生宿舍”,配备上充气床和被褥床单,并且快速将残疾人卫生间改造成淋浴间,好让同事们有个洗澡的地方。每天早上,这些“大家长”会要求每个人喝一杯维C泡腾片的冲饮,“哪怕能让他们抵抗力增强一点点,也是好的”。
一线保供者离不开背后的支持
徐聪是浦东山姆的“明星大厨”,在这个特殊时刻,他成为了“保供者的保供者”。
和许多同事一样,徐聪也选择在浦东封闭前,从浦西的家中赶到门店。
我知道这个时候所有同事都会扑到一线,他们的饮食总得要有人来保障。”
店里有一百多名同事,徐聪就跟助理一起,两个人承担了所有人的一日三餐。门店不比餐厅,只有几个电磁炉,光烧开一锅水就要40分钟。他们俩早上五点就开始为同事们备餐,备菜、清洗、烹饪、装盒、收拾打扫……一路要忙活到夜里。怕同事们营养跟不上,他跟助理一起设计了菜单,不重样地给大家做各种好吃的。
店里实在忙不开的时候,徐聪还会帮忙打包订单,开着私家车去给居民送货。“店里比我辛苦的人太多了,我们有熟食主管在帮忙,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有同事一个月都没见过孩子;有同事怕耽误时间,晚上就在车里过夜……跟他们比起来,我的辛苦不算什么”。徐聪更愿意分享同伴们的付出,“希望上海快点好起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