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虚开发票陷入生存危机,检察官为挽救企业与助力战疫齐头并进!

近日,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在对一家企业例行回访时得知了一个好消息:这家完成合规整改后的公司最新研发生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获批上市了。据悉,该试剂可将核酸检测反应时长从行业通常时间80-120分钟,缩短至30分钟以内,将有效提高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效率。

然而,就在此前,这家上海本土企业却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移送金山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企业经营一时陷入困境。

虚开发票:医药企业陷入生存危机

2019年至2020年间,犯罪嫌疑人徐某(化名)等人在担任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期间,在无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通过支付开票费的方式,让他人为涉案公司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不仅徐某等人的行为触犯刑律,其所在的公司也已构成单位犯罪。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没有简单的“一诉了之”。经对企业生产经营、纳税、员工情况和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深入调查,并结合大数据查询后发现,涉案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范围为医药研究,而且在抗肿瘤药物研究、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拥有70余项授权专利,曾荣获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属于经营状况佳、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无失信等异常情况的企业。

此次公司高管的“一念之差”,却给公司带来沉重的代价,因为一旦公司被定罪起诉,将面临信用降级、列入黑名单、丧失准入资格等一系列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

企业合规:助力疫情防控的能动检察举措

针对这类对当下疫情防控大局有极大帮助的生物创新企业,检察机关如果只是就案办案,这类企业很有可能被一棍子‘打死’,但如果通过能动的检察履职,可以帮助企业回到法治经营轨道,这不仅对企业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对服务保障疫情防控、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恢复也有更大帮助。”

金山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潘春伟表示。

对此,2021年9月29日,金山区检察院结合前期调查和涉案公司合规考察意愿,就涉案公司是否符合开展企业合规的标准举行公开听证,经人民监督员一致同意,认为本案符合企业合规适用条件,可以对企业开展合规考察。

“听了检察官对涉案公司的审查结果,这家公司在生物科技创新和疫情防控领域的贡献还是比较突出的,应该给这类公司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现场的人民监督员讲道。

当日,金山区检察院决定依照程序商请启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金山区第三方机制管委会选任了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专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上海理度律师事务所律师组成第三方组织,负责指导、督促涉案企业合规计划的执行和考察评估、制定企业合规管理评价标准,并出具书面考察报告,为后续检察机关验收合规整改成效及能否作出相应轻缓处理提供依据。

合规整改:挽救企业与助力战疫齐头并进

经过为期5个月的监督考察,2022年2月24日,第三方组织向金山区检察院呈交了一份企业合规书面考察报告,认定涉案企业整改合格。

据悉,该公司严格执行了合规计划,首先开展合规管理培训,公司全体员工作出合规承诺,树立合规意识。其次,主动设立公司合规管理架构,将合规管理职能并入内控内审部门,对公司多项业务开展严格审计,发现潜在风险。第三,针对企业制度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配套制定多项制度,积极堵漏建制,推动形成良好的企业经营氛围。同时主动自查自纠,对发现的超过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不应扣除的捐赠支出、不符合扣除标准的研发费等账务问题,及时开展账务订正并补缴税款。合规整改后的公司运营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有序。

企业合规既是我国企业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长久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涉案公司在监督考察期间严格落实合规整改,为后续企业依法经营奠定了良好法治基础。”

第三方组织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周万里博士告诉记者。

2022年2月28日,金山区检察院就涉案公司是否符合相对不起诉的条件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大家认为涉案公司犯罪情节轻微,且到案后已全额补税,并自愿认罪认罚,在企业合规考察期内积极整改,按时完成企业合规建设。

3月2日,金山区检察院召开检委会,对涉案公司不起诉进行审议,再结合人民监督员意见,最终对涉案公司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事实证明了企业合规的效果,距离金山区检察院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不到1个月的时间,该公司依托健全完善的合规管理机制积极投身医疗抗疫事业,不断突破核酸检测试剂的技术瓶颈,为新冠核酸筛查实践和全国疫情防控大局持续提供了新一轮技术保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佟继萍 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