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区晨报》采编一部的记者赵红羽,本次基层战疫日记,我将重点关注黄浦区豫园街道和半淞园路街道,这两个街道位于有着“上海城市之根”美誉的老城厢地区,历史积淀深厚,守望相助的故事不胜枚举。本轮疫情发生后,在抗疫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居委会被封控,居民服务怎么办?“成立临时居委会,接过小区的防疫接力棒。”许先波是豫园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也是此次“临时居委会”的发起人,接下来,我将从他的视角来讲述“临时居委会”的故事。
讲述人:许先波(豫园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
3月27日 星期日 阴
昨天(3月26日),根据全市疫情防控统一部署,豫园街道要对辖区内所有人进行1次抗原检测。在这次工作中,我是成立众鑫城小区“临时居委会”的“临时总指挥”。
我为什么会成为“临时总指挥”?这要从我们服务办所负责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区域内的方西居委被封控说起。方西居委所辖区域内有众鑫城、恒安坊两个小区,众鑫城是高层商品房小区,恒安坊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旧小区。方西居委会的办公地点就在恒安坊小区内。3月24日,恒安坊小区接到通知要实施封控管理,居委干部被紧急召回,赶到居委参与防疫工作。
居委干部“隔离等待”出不来,众鑫城小区的抗原检测工作怎么办?“组个临时居委会吧!”面对难题,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没想到,这个随口说的点子立即被街道领导采用了。
点子有了,人员怎么安排?“我可以!我在方西居委工作过。”党政办工作人员吴小虹马上回应。“我也来,我就住在这个小区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玉微紧接着回复。于是,我安排吴小虹充当临时居委书记,李玉微充当临时居委会主任,再加上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支9人的临时居委会工作人员队伍成立了。
众鑫城小区共有居民450户,对临时居委会来说,工作量不小。得知要做抗原检测,小区业委会提出,能否把试剂发放点放在一楼大堂。但是因为临时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居民人头不熟,怕有遗漏,认为上门发送更合适。“我们工作人员上门也是方便居民不用上下跑,同时可以避免人流交叉感染。”面对工作方法不一致的问题,吴小虹耐心和业委会进行沟通。在吴小虹的解释下,业委会最终也同意了这种发放的方式。发放过程中,小区物业也派人和工作人员一起上楼,业委会也帮着在群里发告知书,收集检测结果。在居民的配合、理解和支持下,从下午2点到晚上6点,发放工作只用了4个小时。
“我这里有个住户是外国人,他听不懂抗原检测,怎么办?”工作人员在发放过程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传给了我。我马上联系块长熊艳茹。不一会儿,熊艳茹就通过电话和外国人住户联系好,在她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抗原检测。虽然方西的居委干部被隔离在居委,但他们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协调联系物业做好各项事前准备工作,与居民沟通说明情况,使抗原检测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街道抗原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临时居委会”的任务也圆满完成了。
记者手记:
当小区所在的居委会还处在封控管理中,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居民区要组织居民进行1次抗原检测,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这个时候,“临时居委会”快速组建,接过防疫接力棒,使得小区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体现出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许先波是一名退役军人,曾任海军某部护卫舰政委,“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退役不褪色”,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以赤诚之心投身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本色”。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赵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