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树木是对自然的回馈,对家人的祝福”,晨报周到植树节云认养顺利进行,90多棵树找到主人

“除了2020年因疫情没有参加新闻晨报植树节活动外,我每年都参加,不同时期认养树木有不同的寓意和祈愿”“我觉得认养树木能教会孩子懂得回馈自然”“我去年参加了你们在花博园举办的认养活动”……今天,第十七届新闻晨报·周到公益植树节第一阶段的云认养告一段落,短短几天之内,上海之鱼泡泡公园里的90多棵树就找到了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大主人、小主人,虽然他们中的不少人被隔离在家,但表达祝福和感恩的心未曾因疫情而改变。

2018年新闻晨报·周到植树节活动(资料图)

忠实粉丝顾佳文:不同时期认养树木表达不同祝愿

顾佳文是新闻晨报的忠实读者,也是周到上海客户端的铁杆粉丝,注册周到上海客户端已有5年。她说,除了2020年因疫情原因没有参加晨报的植树节活动外,这些年来基本每年都参加,认养一棵树,“跟着晨报植树节活动从闵行文化公园到顾村公园,一年又一年,我为父母和自己认养了多棵树,在不同时期认养树木是想表达不同的寓意和祝福,有时候是自己的人生有了变化给自己加油,有时候是父母生病了希望他们能快点好起来。”

顾佳文告诉记者,2012年她换了一份新工作,之前的工作都和所学专业不太对口,2012年找到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一年可以说是自己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年,认养一棵树是对自己的激励、鞭策,也是一种祝福。

疫情当下,和父母同住的顾佳文承担起在网上买菜的“任务”,帮助父母在网上进行核酸登记,“今年认养的是菊花桃,春天的花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希望疫情早日过去。”顾佳文说,这些天也经历了48小时封控,但还是保持着良好心态,希望大家共同配合小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早日重归正常生活轨道。

类似顾佳文这样多次参与新闻晨报·周到公益植树节的还有多名读者,比如余慧艳,她参加了去年在崇明花博园举办的植树节活动。

晨报小记者钱欣冉:认养一棵树回馈大自然

晨报小记者钱欣冉也认养了一棵树,她很热爱大自然。妈妈张玥觉得,参加树木认养活动可以让孩子懂得保护大自然,帮助孩子树立一种使命感。

钱欣冉在家中悉心呵护着一盆多肉植物,那是她参加街道组织的多肉盆栽制作活动带回的。她觉得,守护绿色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

参加植树节活动之外,钱欣冉一家也是晨报其他亲子活动、学校里和小区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多家企业积极参与认养活动

除了市民参与者之外,今年的新闻晨报·周到植树节活动同样吸引了部分企业参与,大多数也是这一公益活动的铁杆。保利置业、上汽通用、豫园股份给予了本次活动大力支持,蒙牛、安利、利乐、花王等企业也认养了树木,3M每年都积极发动员工参与活动、认养树木。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今年的新闻晨报·周到公益植树节活动将向社会各界发出“双碳”倡议,同时拟与有志于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企业一起,升级晨报周到绿色俱乐部,共同在未来持续开展及参与绿色公益活动,不断宣传绿色低碳理念。

2020年新闻晨报·周到植树节活动(资料图)

线下挂牌认养仪式择期举办

今年的新闻晨报·周到植树节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导下进行,并得到了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受疫情影响,活动先期进行线上“云认养”,择时举办线下挂牌认养仪式。

截至今天,云认养活动已经基本完成,大部分认养市民、认养企业完成了线上缴费,获得了电子认养证书,积极履行义务植树的职责。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之后,认养市民、认养企业可以通过“随申办”查询所认养树木的相关信息,包括树木编号、认养人等,还可以在线查看由养护公司定期上传的照片或视频,了解树木生长情况。

今年的线下挂牌认养仪式将在奉贤的上海之鱼泡泡公园举行,届时,将提前通知完成缴费的认养市民、认养企业。

上海之鱼泡泡公园(资料图)

多年来,新闻晨报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的媒体,一直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以新闻晨报植树节活动为例,从2006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6年。多年来,晨报和读者、粉丝的认养足迹遍布静安中环公园(当时的闸北共和新路汶水路立交绿地)、南大绿地、罗泾水源涵养林、世纪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世博公园(现世博文化公园一部分)、共青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闵行文化公园、上海植物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变化的是认养的树木,不变的是晨报16年坚持做公益的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