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者数量创新高说明筛查及时有效-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管理,引导广大居民参与筛查,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晨报记者 李晓明

昨天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通报:3月20日,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经市级专家组评估,1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现已出院。另有68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总共189名。定点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持续坚守,心系病区、心系患者,全力救治、精心护理,换来了患者安康、家属放心、市民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使命。在此,向临床一线的所有医务人员致以诚挚问候与衷心感谢!

3月19日,本市新增17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49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7例确诊病例中,9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2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6例为本市之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49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232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17例确诊病例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492名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或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492人均被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3月20日发布的509名阳性感染者,除6名从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为确诊病例已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外,其余人员均闭环转运至本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截至3月20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22719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20480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58041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55543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根据流调和风险评估,本市对多个区域人员进行了筛查,除了已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外,目前已出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和3月20日已经公布的确诊病例等相关情况,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崇明区长兴镇长明村21队、浦东新区日京路88号、嘉定区马陆镇康年路261号工地宿舍列为中风险地区,相关地区已落实管控措施。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即时起将徐汇区徐家汇街道漕溪北路1200号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邬惊雷表示,3月20日公布的19日感染者数量创了新高,说明这次筛查是及时有效的,是必要的,这对我们尽快发现阳性感染者,控制疫情传播是非常关键的。当前,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因时因势因情施策,更早、更快、更严、更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快开展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区域协查,尽快有效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问答摘录]

点状区域性聚集,存在隐匿传播链

问:重点区域的筛查结果怎样?另外,还是有一些居民没有参与核酸检测,如何做到应检尽检?

答: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本市在16-17日对重点区域开展了核酸筛查,总计采样了1400多万人次,并完成全部检测。

从18-20日,在前期重点区域筛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各个街镇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对不同风险级别的街镇采取差别化处置手势;与此同时,在非重点区域进行了核酸筛查,尽可能扩大筛查的覆盖面。采用切块式、网格化推进的方法,通过广泛的筛查发现潜在的传播风险,阻断病毒传播。为了提高筛查人群的覆盖面,广大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布公告、微信群、电话和上门告知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动员,分小区、分楼栋、分单元、分时段依次有序进行采样;广大市民们也迅速行动、积极配合,极大提高了核酸采样效率。18、19日2天采样人数累计达到了2100多万人次。

从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筛查效果来看,发现阳性感染者多,呈现点状区域性聚集,存在隐匿传播链,为及时阻断疫情局部暴发和社会面更大范围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日是非重点区域筛查的最后一天,在这里,也提醒有些还没有筛查过的市民,积极配合工作,完成一次筛查。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管理,尽力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广大居民参与到本次筛查中,帮助我们尽早发现潜在感染者,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非重点区域内人员“少流动、静下来”

问:之前介绍说非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是不需要封闭小区的,那么对居民有哪些要求和提示呢?

答:3月份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链并行、隐匿传播的特点,是上海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减少流动+扩大筛查”是上海这次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策略。在前面重点区域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差别化的核酸筛查和防控措施,同时对非重点区域的人员开展一次核酸筛查。

3月20日是对非重点区域内人员开展核酸筛查的第3天,因为这次筛查是以街镇为单位,必然会出现同一辖区内有的小区筛查早,有的小区筛查晚,还请市民朋友们关注时间安排,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在筛查前,务必携带好身份证、手机,提前通过“健康云” APP或“随申办”进行检测登记并保存好登记码,并按照社区安排,分时、分批前往采样点,以免造成人群聚集。

二是在筛查时,请大家听从志愿者要求排队,注意规范戴好口罩,与周围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尽量不要喝水、吃东西。提前准备,现场展示登记码,减少等候时间。采样结束后,请及时洗手。

第三点,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就是要“少流动、静下来”。因为非重点区域不需要封闭管理,有的市民朋友可能就觉得可以自由行动、随意流动,检测完就马上走出家门,邀上亲朋好友,一起聚餐或是参加集体活动等,这些行为其实都是有很高风险性的。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前,为了防范病毒传播,我们建议和提倡广大市民朋友,切实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聚会、不聚餐。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居家办公,在家多开窗、勤通风,保持健康作息和饮食。如需要外出,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规范戴口罩,遵守“一米线”。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时刻都要记得,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要对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负责。今天的不流动,是为了明天更自由地行动,社会面早日“清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抗原检测阴性不可替代核酸阴性证明

问:这两天核酸筛查还在继续,目前本市的核酸检测能力达到多少了,能不能保障筛查需求?另外,个人抗原检测试剂盒上市了,如果自己测试显示阳性要怎么办?显示阴性可以作为核酸阴性证明吗?

答:本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本市开展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的分区分级差别化的筛查措施。加上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需求,日常核酸检测需求不断攀升。市卫健委要求各区、各单位持续加强核酸检测服务管理,挖掘潜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全力满足核酸检测需求。目前,本市每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单人单管190万份以上。

新冠抗原检测主要用于人群快速筛查和分流管理,以缩短传播链,优点是快速、简单、易行,缺点是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可能出现漏诊。目前抗原检测是作为新冠肺炎检测的补充手段,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肺炎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阴性不可替代核酸阴性证明。在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临检中心专家强调,抗原检测主要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如果出现抗原检测阳性,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应当立即报告,按照规范将相关人员转运到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