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新一轮“网格化筛查”已经启动

晨报记者 潘 文

昨天下午,上海举行第12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浦东新区副区长晏波出席并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昨天新闻发布会提到用网格化方式对重点区域人群进行新一轮核酸筛查,具体如何展开?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这新一轮核酸筛查,其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经过专家组研判,我们根据区域风险等情况,确定了一些重点区域。昨今两天48小时内,将对这些重点区域内的人员(已处于管控区域内的人员除外)进行2次核酸筛查。既有已在闭环管理中的高风险岗位、已在例行排查工作机制的人员,按照原有机制继续开展例行筛查。重点区域核酸筛查,不采取“2+12”措施,各区要按照市里统一部署,不得擅自加码。

为了确保此轮核酸筛查安全、有序开展,全市很多工作人员都在连夜进行准备,组织了采样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等队伍力量,配齐采样、检测试剂等物资。在这里,我向各位市民给予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并提醒大家做好以下事项:

一是筛查区域内的市民们应当在当时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对静止,并在48小时内接受两次核酸检测。

二是请大家按照所在街道(镇)工作人员的通知,到指定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是检测前务必携带身份证、手机,提前在健康云进行登记,在采样现场请提前做好“登记二维码”的截图保存、展示和扫码准备。

四是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采样过程中需规范佩戴口罩、间隔1米距离有序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的组织,有力有序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承担公共服务、城市运行、应急服务的保障人员开辟通道,为重点区域有就医等特殊需要的居民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如筛查发现疑似阳性情况,按照现有疫情防控相关应急措施处置。

对有需要的市民,可开具在家落实防疫管理措施的相关证明,居民可向居住地的居村委提出申请。

●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很多,为什么要对其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怎么样?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是阳性的,但是临床没有什么表现,影像学上也没有什么表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之后必须要按照国家防控方案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正如您提及的,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较多。从国际上看,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无症状呈逐步增多的态势,特别是奥密克戎为主要流行株后,无症状感染者可达80~90%,上海目前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数据趋同。主要原因有:

一是本身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毒性降低。有研究资料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主要累及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比较少,显著降低了有症状的比例。

二是大规模人群的疫苗接种,为保护广大易感人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对病例的研究分析,发现在所有病例中疫苗接种的比例达到94%左右,重症发生率降低至0.1%,更无一例发展至危重症。这些数据说明疫苗对于减轻症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主动筛查提高检测率后筛查出更多的无症状感染者,随着流行病学调查大幅提前,筛查能力和范围更大,出现疫情后,相关密接者、次密接者、风险人群很快就被管控起来。这些措施使得处在潜伏期的感染者很快被发现,早期主动筛查中的无症状病例的比例也会随之升高。

关于您提到的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和治疗情况,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无症状感染者并不代表传染性低,所以对无症状感染者必须实行集中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其次,是对无症状感染者医学观察管理的需要,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会出现病情的变化,尤其是在老年人、未注射过疫苗、肥胖、有严重基础疾病者,可能出现从无症状到有症状,甚至发展为重症,在医学观察期间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救治。

关于治疗情况,与轻症者相似,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临床观察随访,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根据实际情况辅以中医药治疗,调整机体功能。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