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今天公布。公报显示:2021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2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市GDP规模自2017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4年再上一个新台阶,首次突破4万亿元,继续保持国内城市首位。
全年GDP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复苏稳健、韧性增强。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21年,上海制定实施“上海REITs20条”等投资支持政策,举办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9.2%。制定并落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举办第二届“五五购物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着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和“全球消费目的地”,消费市场恢复较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5%,两年平均增长6.8%。
2021年,上海新增就业岗位63.51万个,比上年增加6.47万个。至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低于年初预期目标。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涨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创五年来新低。
2021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511.0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推出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原油期权、“玉兰债”、债券通“南向通”、上清所“清算通”、上期所石油沥青品种先后上线。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大幅提升。2021年,上海口岸贸易总额继续保持世界城市首位,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100859.93亿元,增长15.4%。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稳固。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4703.33万国际标准箱,增长8.1%,连续12年排名世界第一。
2021年,上海涌现出国际首台超导数字计算机原理样机、国内首款细胞治疗药等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1%左右。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15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万家。全年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56项;至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4341项。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27元,比上年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6.0%,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7.7%,分别高出城镇常住居民2.5个和1.9个百分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330元,月最低工资从2480元提高至25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1654.36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74.4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取得实效。
2021年,上海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1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201个、养老床位5748张,改造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303张。
旧房改造大力推进。全市全年完成90.1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签约6073台,完工1579台。
2021年,上海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平稳推动“双减”任务落地,启动实施新一轮“双一流”高校、高峰高原学科等建设计划。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全年推进127个发热门诊和222个社区发热哨点规范建设,在远郊布局急救分站136个,全市急救平均反应时间达12分钟以内。全年家庭医生“1+1+1”累计签约超864万人,签约率超过34%。
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年内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建成100家“演艺新空间”和100个“家门口好去处”文旅民心工程。全民健身不断深入。全年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07条、多功能运动场98片、益智健身苑点743个。
2021年,上海启动实施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排名全国第一。全年新增绿地1031.8公顷、绿道212.6公里、立体绿化40.6万平方米。全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91.8%,比上年上升3.8个百分点;PM2.5年日均值2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9%。至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57.25万立方米,比上年末提高2.1%。
2021年,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接入服务事项3458项,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日均办事28万件,实际网办率达77%,比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