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街道丨共筑红色堡垒 同心抗击疫情

“妈妈,你放心去忙吧,现在有人比我更需要你,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看着视频里10岁的儿子不舍的眼神,听着他又十分懂事的话语,黄浦区豫园街道淮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葛迎利有些心酸,但随即又调整好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3月5日,淮海居民区某小区一居民楼实行“2+12”封闭管控,淮海居委工作人员在连轴转了几个通宵后,又在3月10日接到了整个小区要实施14天封闭管控的任务。目前,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离不开街道、居委、物业、社区医护人员及各方志愿者的支持和配合。

>>>党员先锋队扛起战“疫”大旗

该小区是典型的售后老公房,建于上世纪50年代,小区居民中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较多,有的因身体原因需要定期到医院看诊,这给防控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

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在接到该小区实行14天封闭管控的通知后,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协助做好小区核酸采集的人员管理、居民日常生活照料等工作,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

“我负责配药的工作!”“我负责买菜的工作!”“我负责快递的工作!”……通过居民区微信工作群,党员志愿者们“认领”到23个较为特殊的需求,比如配药、产检、化疗、血透等。特别是有一户居民每周需要到医院做血透,得知此事后,街道及时通过社区医院与该定点医院取得联系,但是原本的大病医保定点医院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无法接收患者,加上转院治疗涉及到较高的医疗费用,居民很是着急。街道领导多次与社区医院沟通协调,终于为患者联系到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就诊,同时也帮助患者解决了定点医保的费用问题。

闭环管理期间,为解决居民用药需求,社区卫生中心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小分队,帮助配药、买药,尽最大努力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党群齐心织密“疫情防控网”

淮海居委共有9名社区工作者,有4人在居家隔离。尽管因为人手不足,每个人身上的工作量多了不少,尤其是在连续通宵工作之后常常累瘫在椅子上说不出话,但短暂的休整之后,葛迎利和其他社区工作者依然精神满满投入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还有许多志愿力量和他们一起“战斗”。在社区民警,街道机关、城管、城建城运等各方志愿力量的支撑下,全力确保了该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居委干部刘旭娇刚刚解除居家隔离,在收到葛迎利的信息后立即赶到了居委,她说:“居委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家里需要帮忙,我一定义不容辞。”

由一栋楼封闭管控到整个小区所有居民14天封闭管控,工作依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得益于居委干部日常的经验总结。“现在我们的工作越做越顺畅,每次核酸检测,我们都在挑战最短时间。”葛迎利表示,第一次闭环管理后,居委调整了居民信息更新频次,以便最及时掌握小区住户情况。小区封闭后,所有楼栋第一时间完成建群,12个楼栋12个微信群。在只有一半居委干部在岗的情况下,弃用原先一个居委干部与隔离居民分散建群的方式,采用全员投入法,人人都是块长,相互补台,确保居民有困难,我们能在第一时间给到回复,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及时有效帮助居民解决困难,缓解整个小区居民的焦虑。

有了经验兜底,工作开展起来便游刃有余。除了最初封闭管控时的各项琐碎工作,如准备垃圾清运、核酸采样、人员联系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居民情绪安抚工作。小区里有一户特殊的居民家庭,9个平方住3个老人,最年长的将近90岁,因隔离条件有限,一日三餐成了首要问题。居委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便为他们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刚开始有些居民不是很理解,居委的电话也一度被打爆。”葛迎利介绍,在居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志愿力量的耐心安抚和毫无怨言的服务中,居民们的情绪逐渐得到化解。居民纷纷表示:感动到了!

3月12日上午10时,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除了闭环管理状态,随即医护人员换上工作服,投入到社区核酸采集工作中。当天最高气温达到27℃,医护人员穿着“大白”的服装,全副武装,在太阳底下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由于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小区老年群体多,对于不方便下楼的居民,医护人员上门提供服务。在将近两个小时的采集过程中,汗水早已将衣服打湿,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此时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困难,党的旗帜就飘扬在哪里,鲜红的党旗已成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定海神针”。党员先锋队并没有因为危险就停止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他们带头服务群众,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作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实践战场,用行动践行党员誓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赵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