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半淞园社区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小家、顾大家,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党员、群众志愿者。
>>>“这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3月6日晚9时,半淞园路街道市民居委接到了某小区需要进行2日封控管理的任务。收到通知后,居委干部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进行信息排摸,在进行到27号楼时,发现住在该楼的邵老伯为独居瘫痪在床老人,由于其女儿居住地处于封闭管理状态,所以无人照顾,此外该楼还有一位智力残障人士需要人照顾。
得知这些情况,27号楼组长贾玉琳和党员志愿者葛友音主动包揽了照顾两位邻居的任务,为他们送上温暖。“我们是社区志愿者,关键时刻就要伸出援手,这时候我们不上谁上!”贾玉琳和葛友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就是搭把手的事儿!”
今年71岁的贾玉琳,是一名具有丰富志愿服务经验的“老牌”志愿者,自2009年世博会期间做平安志愿者开始,已有13个年头了。十三年来,只要社区有需要,贾玉琳就积极响应,进博会、创全期间以及节假日平安巡逻,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27号楼的楼组长,贾玉琳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楼里的邻居都熟悉她。此次抗疫期间,贾玉琳跑上跑下为居家隔离的邻居送牛奶、送药品,两次上门发放告居民通知书、防疫垃圾袋,怕居民错过核酸时间,她早上7点钟就起来一家一家敲门提醒。得知邵老伯家里没人照顾,她便主动提出前来照应。贾玉琳家里还有91岁高龄的老母亲,常年瘫痪在床,身边离不开人。
得知她工作忙碌,还要两头跑照顾老人,邵老伯和家人十分感激。贾玉琳却说:“都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有困难相互帮忙,就是搭把手的事儿!”
>>>“我是党员,应该的!”
今年68岁的葛友音,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葛友音就是社区里的“兼职”志愿者,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终日忙碌在社区,热心为居民服务。
葛友音做事十分认真,平日里积极参加党员小组活动,在协助居委会的工作上,她更是有求必应,如协助居委会进行入户分类管理,对楼栋内的特定人群、弱势群体给予贴心的服务,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此次抗疫期间,她得知楼内有位智力残障邻居需要照顾,二话不说便接过这个任务,每日送去一日三餐,温柔询问饭菜是否可口,根据邻居的口味调整菜的品种。她送去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温暖。面对夸赞,她却说:“我是党员,带头做这些事是应该的。疫情当前,我们要更用心照顾居民的心情,用爱温暖他们。”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主动担当,大有可为。贾玉琳和葛友音是社区志愿者中的一份子,疫情面前,她们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榜样。一两个志愿者的力量也许很小,但如果社区里每个人都能担起自己的一份责,共同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便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也是志愿服务的要义所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赵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