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陈里予
昨天18时,上海举行第12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闵行区副区长杨辛,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出席并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透露,昨日本市新增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5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例确诊病例中,有2例是已经收治在市公卫临床中心的无症状感染者转归,4例是集中隔离管控中发现;55例无症状感染者中,44例在集中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为相关风险人群筛查发现,均已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将闵行区梅陇镇虹梅南路1578号、金山区金山卫镇学府路1811弄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可以换但工位不歇
问 近期核酸检测人数激增,不少检测点都在排队,市民反映检测结果出得慢,请问如何缓解,相关力量如何增加?
陆韬宏:我们已经关注到这两天很多检测点都出现了排队时间长、检测结果报告出来速度慢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短时间内核酸检测人数迅速增加,我们正在采取措施,积极改进,希望广大市民给予谅解。面对激增的核酸检测需求,我们要求各区、各单位持续加强核酸检测服务管理,尽全力满足核酸检测需求。
一是挖掘潜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要求医疗机构调集后备科室医护力量充实到核酸采样检测一线,增加采样点位,延长采样服务时间,优化调整检测方式等手段,实现工作人员可以换,但工位不歇、标本转运不停、实验室检测不休。
二是规范管理,确保采样有序安全,要求安排充足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加强采样点现场秩序维持,合理调控现场人数,避免入口、等候、采样等区域人员聚集。
三是加强信息化服务保障支撑,做好便民服务,要求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向市民详细提供检测服务信息。信息管理部门也通过进一步调动储备资源、升级扩容、带宽保障,尽力保障好核酸检测服务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同时,也请市民在检测前务必携带身份证、手机,提前在健康云、随申办等平台进行登记生成二维码,在采样现场请提前做好“登记二维码”的展示和扫码准备,进一步提高采样效率。
核酸检测包括采样、样本转运接收、核酸提取扩增、结果审核报告和上传等诸多环节,检测过程需要我们检验工作人员身着“大白”(“三级防护”)在密闭负压实验室连续工作多个小时,经过大量繁琐复杂的手工操作程序,才能完成检测。我们非常感谢并希望广大市民对核酸检测工作继续给予支持和配合。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让“2+12”员工居家办公
问 很多市民询问如何配合好2+12的防控要求,特别是在12期间能不能上班?应该注意些什么?
吴凡:根据国家和本市防控规范要求,对涉及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人群实施管理。其中对于密接者涉及到的所在居住小区、工作单位或者学校的相关人员实行“2+12”管控措施。
“2”指的是在2天里实施封闭管理,就是足不出户、足不出门,还要进行2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
“2”过了,没有问题,进入下一个阶段“12”,即社区严格管理,期间要求相关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如果要外出就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也不参加、不去聚集性场所。哪儿是聚集性场所?比如商店、地铁这些人群比较聚集的公共交通都算,同时也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开会、聚餐这些都不参加。同时还要配合落实好间隔的核酸检测,做好每日自主健康监测。你要关注自己有没有出现一些咽痛、轻微发烧等一系列症状,如果出现症状就要报告。
在“2+12”的“12”期间能不能上班?我们特别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让这些员工居家办公。首先你进入“2+12”管理的时候,你要跟企业主动报告,争取单位安排你在家居家办公。如果实在不能安排居家办公的,有些可能是重要岗位,如流水线这样的工种不能缺人,你就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在工作期间和其他人员保持相应的距离。
同时,希望这些人员在去工作的途中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车),如果距离不远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走着去,也可以采用出租车、私家车等方式,用尽量不和过多人接触的交通方式去。
同时也要注意,如果在“12”期间,你在单位自主健康监测当中发现自己有发烧等一系列症状的时候,第一时间要报告单位、报告社区,同时戴好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去最近医院、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进了医疗机构就诊以后,根据就诊情况后续由相关人员开展一系列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理性消费不要过度囤货
问 近期有些小区因为疫情封闭了,市民生活物资需求量比较大,一些市民反映,最近电商平台送货速度慢了,有些超市也出现了缺货,接下来市场供应如何保障?
刘敏:针对这两天一些社区因为防疫封闭,生活物资需求较大,一些市民反映电商平台送货慢等问题,市商务委持续加强市场运行动态监测,指导电商平台与本市批发市场对接,加大主副食品货源组织。
电商平台还制定了运力和备货应对方案,提前做好蔬菜、肉禽蛋等刚需商品的备货计划。目前,电商平台在本市各前置仓刚需品类的平均备货量达到了日常的1.5到2倍,大部分区域货源供应较为充足。另外,超市卖场也采取积极措施,确保社区主副食品供应平稳。有的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为处于封控小区的居民提供点对点服务;有的企业为部分中风险地区坚守在岗位的街道、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送去慰问物资。
近期,根据本市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市商务委已建立重点批发市场、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保供企业名单,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省际和市内物流运输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相关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确保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在此,我们也提示广大市民外出购物时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做好个人防护,理性消费,不要过度囤货。
“减少流动+核酸筛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问 最近上海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中小学停课,离抵沪48小时核酸检测等等,对阻止疫情传播有哪些作用?市民如何做好配合更好的防疫工作?
吴凡:为尽快控制本市疫情,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比如停课、对重点区域进行准封闭管理、离抵沪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市民们都能主动配合,自我管理。但同时也有一些疑惑:我们小区没有病例,也没有密接,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从每日的疫情通报可以看到,目前本市社会面上有社区传播,所以我们目前采取的策略之一是“减少流动+核酸筛查”,以提高社会面动态清零的效率和效能,尽快阻断传播,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本次疫情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导致,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传播隐匿,早发现难度大。单纯在重点区域或人群中筛查还不够,必须要通过减少人员流动,减少聚集性活动等,让人员流动降下来或慢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小区出现了阳性病例以后,对这个小区实行了一段时间封控管理,这种管控措施就是要在最短时间里通过减少人群的外出流动性,再加上核酸检测,把里面可能存在的潜在感染者发现出来,防止疫情从小区向社会面的传播,也防止感染者从小区外溢到其他地方。
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的策略是把不同的区域可以理解成网格化。在网格内暂时把流动性降下来,筛查完以后网格内如果没有阳性病例,那很好我们先等一等。隔壁那个小区是另外一个网格,筛一遍,结果发现筛完以后有阳性,这个小区暂时就封闭管理了。经过感染者、密接、次密接的排查,再对这个小区进行隔了一段时间以后的筛查,如果筛完没有感染者,就好了。
我们把没有感染者的网格一块一块的连起来的话,社会面上就干净了。发现有感染者、有风险的区域我们按住了、管控住了,这些小区区域或者单位越来越少、越来越小,我们实现的就是社会面上的清零。
大家只要理解这一点,就非常好理解我们今天所采取的所有措施,重点人群也好、区域也好、单位也好,同样道理学校现在停课实行线上教学也是这个目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学校是一个人群非常聚集,密度很高的单位,在这里面通过线上教学减少学生的聚集来防止爆发疫情在学校发生,大家就非常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通过我们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人群,通过减少流动加上核酸检测的措施,最快速度摸清底数,采取果断的措施,阻断传播。怎么社会面上清零?如果还在流动的话,这种清零就变得漫长和难以实现,这点大家一定要理解。
讲到这里,对于这几天尤其是快过去的这周末各个重点小区采取的重点措施,市民朋友肯定就理解了。另外,我们也强调“非必要不离沪”,如果离沪就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可以离沪,这也是疫情期间为了防止疫情外溢,也是上海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我在这里再呼吁一下,希望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大家还是要自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社会活动,减少社会面流动,配合做好核酸筛查和个人防护。
上海药店近日上架新冠抗原检测产品
晨报记者徐妍斐报道 根据最新发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社区居民可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日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相关产品上市。记者昨天了解到,国内连锁药房龙头老百姓大药房与广州万孚生物达成合作,第一批新冠抗原快测产品已在门店配送中,预计近日就将在门店上架销售。首批产品将在老百姓大药房包含上海、湖南、江苏在内的12个省市的门店上架。
据了解,上海老百姓大药房此次采购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为国家药监局通过注册信息变更的五款同类产品之一,其不仅同时适用于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样本,并实现15分钟出结果的快速检测效率。
老百姓大药房长宁定西路店表示,目前店内还没有新冠肺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什么时候到货在等通知,价格预计596元/20支,单价约30元/支。国大药房天山路店则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到货,但已经开始接受预订,预计下周会到货。
抗原检测放开后,检测需求有望进一步向主动需求延伸,新冠检测量或超过此前核酸检测量。据悉,从本周起,全市的老百姓大药房旗下的药房将可购买。同时,上海浦东养和堂连锁也有供应。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