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脱口秀丨又见原乡情浓

一般来说,方言影视剧受众有限,常常是在寂寞的角落里,自开自败。上月有一部低成本的潮汕方言喜剧《带你去见我妈》公映,夹杂在贺岁档里悄无声息,却也斩获两千多万票房,可以想见,华南地区观众贡献了大部分票房。电影清新可喜,自带一股海风气息,置身于春节影市,倒显出其特别之处。

比如贡献了一个在中国银幕上并不多见的潮汕小镇风貌:海风渔火、村寨民居、拜神卜卦、糕点卤味功夫茶……凡此种种,蕴含丰富地域文化色彩,带人神游故国一般,俱是乡土乡愁。要说寻根,这就是寻根,那些在民间延续着顽强生命的传统文化,散作吉光片羽,被创作者拾来端详,在银幕上造就一个祥和脱俗的审美空间。说是脱俗,其实那里又是最最世俗之地,包括一闪而过的民歌戏曲、俚语野史、风俗习惯等等,共同参与组成人间烟火,给观众悠闲舒适之感,现代人漂泊无依的灵魂很适合栖居在此。

生长在这里的主角们,自然有其讨喜之处。阿城在《闲话闲说》里形容中国女子在世俗中特别韧,因为有母性,韧到有侠气,这种侠气亦是世俗间第一等的妩媚——用来形容《带你去见我妈》里的母亲,也很合适。整部影片讲的就是这位传统母亲与外省媳妇的矛盾,儿子泽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其实母亲更难:既得背负传统宗族观念,又要迎接时代精神的碰撞与涤荡,嘴硬心软的她看似风雨不惊,内心早已多番天人交战。

文化冲突向来能催生好的故事,比如李安的成名作《推手》《喜宴》,好莱坞近年的《摘金奇缘》《别告诉她》等片,都涉及东西方社会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对立。在这些影片的视角内,东方多被视为以家庭亲情为中心,也代表遥远、古旧,甚至固执,某种意义上,《带你去见我妈》是把类似的冲突缩小至华南地区,让深圳与潮汕成为新旧对比的坐标。这也暗合了三十多年来城乡巨变带来的影响,在中国的城乡迁移当中,许多男性青年农民工,一边体验着城市里的浪漫爱情,一边屈服于农村父母对他们结婚对象的期望(见《男性妥协》一书)。如你所见,影片中的泽凯与女友在深圳恋爱,回乡后再三说服无效,仍是屈从于母亲的强硬。

潮汕妈妈的身躯不可谓不庞大,挪动一次似乎四方震动。但为了儿女幸福,她最终放下偏见,做出改变。看她第一次坐上飞机百般局促,那场面还是让人感动。电影结局嘛,需要这样的皆大欢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长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