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切实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成本压力。
记者获悉,这次政策文件除了提出所有的服务业行业都可以适用的10项措施,还专门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这五个特殊困难的行业,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其中,针对旅游业,提出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承接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会活动等7项措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因疫情导致大量酒店、度假产品退订,文化和旅游部曾推出针对旅行社的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加大金融信贷扶持力度等纾困措施,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随之出台了对应的举措,令文旅行业受益。
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中,明确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同时,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扩大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范围。
同时,为帮助旅游企业“回血”,《若干措施》中还提出: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细化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
同时规定,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相比此前推出的文旅行业纾困政策,同程研究院程超功认为,此次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若干政策》通知涉及的纾困工具种类更多,涵盖了财税、金融、行政监管等多个方面;支持力度更大,尤其是针对旅游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政策可谓及时雨,解决了一大部分企业最为紧迫的现金流缺口问题,对于稳定旅游行业的产业链基本盘意义重大,这也是旅游行业全面复苏的“火种”和根基所在。
另一方面,此次纾困政策覆盖的范围更广,从之前的旅行社行业扩大到了酒店业、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演艺业等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多个细分领域,几乎涵盖了旅游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通知还同时兼顾“输血”和“造血”,如纾困政策中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输血”救急思路,重点是小微企业;对优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让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率先复苏,相当于激活了整个行业的“造血”能力,启动了行业复苏的“发动机”。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旅游业是遭受疫情打击最沉重的行业之一。在严格执行“熔断”政策的情况下,旅行社很难顺畅地开展业务,且在跨省游重启、关闭不断往复之下造成了成本和收益严重倒挂。同时,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坚持不主动裁员,而疫情之初的一些纾困政策在2021年陆续终止,这次新推出的纾困政策及时接续,通知中对旅行社继续保持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税收优惠、社保基金部分优惠等,对缓解旅游企业的资金压力将起到直接支撑作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