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器乐欢度元宵佳节,上海民族乐团奏响《欢乐祥和团圆年》

2月15日晚,上海民族乐团在上海音乐厅奏响《欢乐祥和团圆年》欢度元宵佳节,这也是上海民族乐团2021-2022演出季的闭幕演出。

整场音乐会由乐团两位青年指挥家姚申申、彭菲执棒,作品极具传统民乐风格,也不乏当代审美。

音乐会由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Christian Jost)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东方韵味》拉开序幕,史诗般的音乐语言和东西交融的美学风格,展现上海城市精神,也寓意日出东方、万象更新的美好祝福。

80后作曲家孔志轩创作的马林巴、月琴与乐队《彩云悠悠》,由乐团演奏家胡嘉倩和杨净演绎,丰富的乐器对奏展现出云霞般流淌的绚烂音律,营造彩云之南的美妙风情。

著名作曲家刘锡津创作的箜篌与乐队《火凤凰》是一首充满生命哲思的作品。乐团箜篌演奏家刘宣邑以其细腻的演奏,展现这部作品人琴合一、自然宏大的艺术风格。

取材于侗族大歌的民族管弦乐《大歌》是著名作曲家王建民的作品,色彩斑斓现代作曲技法,展现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其中具有东方色彩的和声音响尤其耐人寻味。

具有内蒙古民族风格的民族管弦乐《七彩之和——风之歌》是著名作曲张朝创作的经典之作,舒展的音乐带来大草原的辽阔与自由,激昂之处又如策马飞奔、势不可挡。

90后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二胡与乐队《弦歌吟》由乐团二胡演奏家卢璐演绎,以琴弦为心声,吟大爱与人和,颂大音予土地,作品表达对民族历史的感慨和对民族文化的赞颂。

青年作曲家李博创作的管子与乐队《余晖下的背影》以散文式的音乐描述了一场夕阳下的相聚,“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借以此曲祝福所有远行的朋友,也同样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团圆。

音乐会以青年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的民族管弦乐《太阳颂》压轴,悠扬委婉的音符和恢弘大气的旋律,呈现巴山蜀水的风景图画,《太阳出来喜洋洋》的经典音乐素材更加渲染了中国人乐观豪迈、勇往直前的精气神。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