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特鲁多

顾文俊

特鲁多从阳光总理到“困兽”的转变就是这两年的事情。2015年以来他执政的第一个任期总体给人感觉是积极和开放的,无论是从叙利亚和伊拉克撤军,还是与中国重申战略伙伴关系,无论是接收中东难民,还是坚持多元文化政策,他的政治业绩被认为是在继承父亲政治衣钵的基础上青出于蓝胜于蓝。但是,2019年之后的这段时间,他的表现越来越颓废,光芒也越来越黯淡,面对困难总是束手无策,外交方面又是明显的唯美国马首是瞻,超过父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恐怕是,他会不会败光老特鲁多留下的政治遗产。

加拿大的乱象从去年的原住民儿童遗骸被发现就开始了,虽然是历史的污点,但是,相比特鲁多政府在国际上造谣抹黑他国人权状况,加拿大本国的人权过往却劣迹斑斑,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愤怒的民众燃起熊熊的火焰,火光之中更加突显政府的虚伪和懦弱。男人颓废的标志是不修边幅,特鲁多这两年也蓄起了花白的胡须,刚开始可能是为了耍酷,直到火光冲天,垂首低眉的特鲁多在记者会上回应种族灭绝疑云,下令所有联邦机构降半旗致哀的时候,花白胡子带来的沧桑感才让人们更加确信,眼前的特鲁多不再是那位朝气蓬勃的阳光总理。

他的朝气去哪儿了?从300万新冠确诊病例中,大概可以找到答案;从近期蔓延各大城市的大规模示威抗议中,也能找到答案。示威的起因是上个月加拿大政府推行的一条防疫新规,要求入境加拿大的卡车司机必须出示接种过疫苗的证明,此举引发卡车司机的抗议声浪,绵延70公里的卡车队伍从早到晚疯狂鸣笛,沿途的民众也“志同道合”地加入其中,抗议的内容一开始是反对打疫苗,后来就变成了反对戴口罩,反对隔离,反对暴政,人们高喊“为自由而战”。

美国去年的国会山沦陷事件在加拿大找到了新舞台,加拿大国会山前的大街也被抗议的人群拥堵得水泄不通,议会大厦因此瘫痪,老百姓日常出行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再这么发展下去,下一步就该是打砸抢烧。而特鲁多总理却在抗议开始的第三天就通过社交媒体宣布自己感染了新冠,带着老婆孩子搬到秘密住所隔离去了。

是不是真的阳性?有没有那么巧呢?加拿大人喊着“总理何时停止躲藏”。特鲁多却不为所动,在拒不透露的地点隔岸观火。游行的车队没有散去,汽车喇叭造成的噪音让周围的民众苦不堪言。总理有地方腾挪,普通民众却没有办法远离喧嚣。特鲁多留下一栋空荡荡的官邸别墅和一句“无意与卡车司机会面,也不会向抗议者屈服”,就这么逃之夭夭、与世隔绝了,成了一头埋进沙地里的鸵鸟,更准确地说是一头不知所措的困兽。

“困兽”之困,一是没有可执行的措施。强制驱散车队就是侵犯民众权利,听之任之则是放纵事态更加失控,抗议者已经喊出了推翻特鲁多政府的口号,反对党也趁机向执政党发难。二是在局势恶化背后居然还有美国资本的支持和美国政客的鼓动,这让特鲁多更加尴尬和犯难了。渥太华警方说,总部位于美国的一家公司给抗议者提供了上千万加元的资金支持。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参议员特德·克鲁兹毫不避嫌地跳出来说:加拿大司机朋友们一定要挺住!该州总检察长甚至还呼吁得克萨斯人“为加拿大司机的崇高事业募捐”。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直言特鲁多是“极左的疯子”。加拿大被美国给搅了,总理特鲁多却只能忍气吞声。

特鲁多对美国干涉内政忍气吞声,但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却还有心情发表讽刺的言论,他在为本国运动员加油鼓劲的同时不忘说一句“对中国侵犯人权的报道严重关切”。这分明就是没有能力摆平国内难题,故意转移注意力去制造新议题,不敢向美国告状,反而一个劲地向美国示好。加拿大总理的狼狈不堪和奴颜媚骨真是把加拿大人的脸丢尽了,而且也在败光他的父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下的宝贵的政治遗产。

加拿大紧邻美国,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不想受制于美国的民族主义情结。美国想要兼并加拿大的夙愿有据可查,一生致力于美国独立事业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积极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加拿大在内的美利坚帝国。由于历史原因,加拿大逃脱了美国版图的扩张过程。但是,从文化心理上,很多美国人把加拿大视为自己的内陆地区,把自己看成加拿大的宗主国。这一点令加拿大人尤为反感,因此,历代加拿大政府都在努力保持独立于美国的外交地位。

特鲁多的父亲老特鲁多就不肯屈从任何霸权强权,对于美国和北约施加的压力也毫不畏惧。在他的带领下,加拿大1970年和中国建交,比美国早了9年。1968年,他就说过,在对华关系上必须摆脱美国的控制,要干一些美国不同意也不喜欢的事,就算是老虎尾巴,也要扭它一下。就是这样一位有骨气、有非凡政治远见的总理,看似是西方的异类,却在全世界都留下很好的口碑。2000年,老特鲁多逝世,加拿大人民为他举行国葬,群众自发沿着铁路线为他送别,时任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美国前总统卡特都赶来参加葬礼,曾经用最难听的话语辱骂过他的尼克松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也将老特鲁多看作能和戴高乐比肩的杰出政治家。

一个政治人物能不能够为自己国家人民保障安全、促进民生的同时,不丧失自己的政策独立性和民族尊严,并不是一件矛盾的事情,老特鲁多不跟随美国起舞,在当时令美国政要气得牙根痒,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全世界的敬重。直到今天,他在加拿大人心中依然是最好的总理。可是,小特鲁多的媚美外交却一步步地把自己从阳光的新起之秀逼成了一头苍老的“困兽”。令他焦头烂额的,看似是加拿大内部的矛盾,反映出来的却是人民对他内外政策整体不力的失望。

特朗普政府当时退出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特鲁多政府跟随美国的意志,临时变卦没有出席挽救该协定的签约会议,得罪了一众伙伴国家。特朗普政府在巴以问题上偏袒以色列,特鲁多政府也随风起舞,在捍卫巴勒斯坦权益的联合国决议中投下反对票,失去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的信任。在乌克兰问题上,加拿大向乌克兰派出地面部队培训当地武装力量,激化了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在白俄罗斯政治危机中,加拿大通过制裁逼迫卢卡申科下台,加深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的仇恨,在委内瑞拉等问题上,它也和美国保持高度一致,特鲁多政府对美的“一边倒”政策取向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外交独立形象,也折损了在国际热点冲突中作为一个中等强国本来可以发挥的调节斡旋作用的可能性,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毁前程。

在对华关系的问题上,加拿大同样是忠诚地站在美国身后,有时甚至还冲在最前面,孟晚舟事件就是中加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的典型案例。针对北京冬奥会的错误言论说到底也是这种外交困境的折射。加拿大在特鲁多的领导下,越来越丧失国际信誉,与此同时,特鲁多政府也在国内越来越缺乏威信。人在困顿之中多少都会有些反思,反思之中不妨回首前尘:父辈当年披荆斩棘的睿智和潇洒可曾在他的脑海中翻腾起些许灵光?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