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评论 | 拆了这里为什么要点赞

新年伊始,一拆一建之间,上海这座城市正在向市民表达着满满的心意,也是在兑现着诚意。

拆的是上海展览中心的围栏——保证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落实所在区域的公共空间开放,提升景观品质、完善配套设施,将内里优质的风貌景观展现给市民,满足市民休闲休憩的需求。

建的是世博文化公园,2021年的最后一天,这座修建数年的公园北区正式开园,并立即迎来了市民的打卡热。这座公园的建成,既是世博精神的延续,也是上海完善生态系统,提升空间品质,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举措,更是这座城市对市民愿景的兑现。

无论是上海展览中心的“拆围栏”,还是世博文化公园的建设,其实都有一笔账可算。

上海展览中心地处市区核心地段,南边就是市区的交通大动脉延安路,北面则毗邻南京路,客流和车流可想而知。要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公共空间,其面临的管理成本和压力可想而知。占地2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位于黄浦江畔,如果用地进行商业开发,其收益估值应该在千亿级别。但除了经济账和管理账之外,还有一笔看不见的账本,那就是将“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上海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站在不同视角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人民都是这个城市的主角,让人民满意、惬意,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不断为人民开拓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这也正是“人民城市”的内涵深意。

把城市中最好的人文景观还给市民,把浦江岸边最好的风景园林留给市民,这彰显城市地标艺术人文和绿色开放的软实力,更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践行。充分尊重市民在城市中的主体性,充分回应市民的需求,以诚意回应心意,这也正是这座城市在这个冬日里的融融暖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