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巴金先生117周年诞辰纪念日
在巴金人生的最后十几年间,
摄影家祖忠人曾与他有过亲密交往,
并为他拍摄了不少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现选用部分珍贵历史照片分享各位读者,
以缅怀这位当代中国文坛巨匠。
晨报记者今天联系到了上海摄影家祖忠人。在上海,几乎所有登过舞台的文艺工作者都认识祖忠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专门拍摄舞台的著名摄影家。谈到自己喜欢摄影的原因,他引用巴金先生的话解释道:
我之所以摄影,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巴金原话:我之所以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有感情)
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巴金(祖忠人 拍摄)
自上世纪80年代调入上海市文联工作后,祖忠人有幸经常造访巴金先生在武康路113号的寓所,拍摄了一些巴老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的照片,由此与巴老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上世纪80年代,巴老经常在寓所接待外宾或国内一些重要人物,祖忠人都跟在巴老的身边拍摄。祖忠人为巴金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其中最著名的一张就是《巴金的路》(见下图),这张照片是祖忠人和巴老一起散步的时候拍的,并获199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金奖。
《巴金的路》获199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第十八届摄影艺术展”金奖(祖忠人 拍摄)
1994年4月,时值春暖花开的季节,祖忠人第二次随同巴金去他向往已久的杭州疗养胜地———西湖汪庄。这里松柏叠翠、百花争艳,湖光山水,波光潋滟,一片生机盎然。当时祖忠人的拍摄计划是想用系列组照来反映巴金先生一天的生活情景,因此他几乎寸步不离,手中的相机镜头始终跟随着巴老的身影。
一天傍晚,巴金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在西湖边游览,我和其他陪同人员也尾随其后,边走边聊,不一会儿,我发觉在我们身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从远方延伸而来,正巧一道金黄色的斜阳从侧面投映在巴金老人脸上,熠熠生辉,我忽然想起巴金先生一句名言:“我的心灵中燃烧着希望之火”,此时似乎是一种灵感在激荡我的创作热情,犹如烈焰在我的心头燃烧,呈现在我眼前的景象不正是这位当代文学巨匠向往生活、心系读者、追求真谛的绝妙写照吗!
我即刻请巴金老人稍作休息,端上相机找好角度,不失时机地按动快门,分别用反转片和负片拍下了这张《巴金的路》。
祖忠人告诉记者:
事后尽管自己也拿出一组反映巴金老人一天生活的纪实照片,但不少文艺界同仁认为《巴金的路》这幅作品胜过我拍摄的组照。这张照片不仅仅表现现实中的巴金,而且寓意着这位人民作家一生所走过的坎坷不平的文学道路和艺术人生,从他安然肃穆的身影中透射出这位文学巨匠“把心交给读者”以及“讲真话”的思想内涵。
在西湖边的巴金(祖忠人 拍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