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背影在疫情中看夕阳,为什么这么打动人?这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感人至深

还记得去年疫情期间那张刷遍朋友圈的落日余晖照吗?

照片中陪着病人看夕阳的刘凯医生,昨天来到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的《人间值得——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首发现场,再度回忆起那天看夕阳时的场景。

他说,“那张‘落日余晖’照里的我,其实不只是我,是每一个战斗在一线的医护,那里面的王大爷,是每一个和新冠病毒斗争的患者。这是疫情期间医护与患者之间传递的爱心。”

去年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生刘凯护送87岁的王欣去做CT,途中,两人久违地欣赏了夕阳。

照片里,穿着防护服的刘凯陪着病床上的王欣,在落日余晖里,安静地望着天空。这张无意中被拍下的“落日余晖”照在短短时间里传遍朋友圈,在网友心中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

刘凯说,“其实不光是病床上的王欣老人,那一刻,作为医生的我也得到了身心的舒缓。”

上海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罗哲还补充了“落日余晖”照背后的一个小插曲。

那天是他安排呼吸治疗师刘凯医生带老人去做CT,“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以为出了什么事,忍不住有点火气。但听到‘因为夕阳很美,和老爷子拍了个照’的解释,气消了一半。”

“两个背影在疫情中看夕阳,为什么这么打动人?”罗哲说,武汉抗疫归来,最大的感触是对人生的理解。

“人们经历苦难、保持理性的终极目的,都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在人间走一趟。”

《人间值得:来自上海中山医院的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由朱畴文、罗哲等25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共同撰写,以生命教育课的形式,通过21个“人生关键词”,以医者的经历和视角解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今已调任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的朱畴文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他表示,“人间值得”这句话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印在医护人员们的脑海里,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用自己的专业去护佑生命,不说大话,不说豪言壮语,将这些经历如实记录在书中,与读者分享内心深层次的感受:帮助武汉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我们要为了美好的人间共同努力。

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认为,书中21个富有特色的关键词——敬畏、信仰、坚持、理性、责任、情怀、远行、家庭、爱心、信任、专业、绘画、执着、榜样、亲情、热情、志向、团队、青春、音乐、诗歌,既让读者感受信仰和坚持的力量,思考责任和情怀的内涵,体悟远行和志向的担当,读懂信任和榜样的意义,明晰专业和执着的重要,也能品味青春的活力、亲情的浓厚、艺术的气息,引领读者寻找自己的生命关键词。”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说,这“二十一堂生命教育课”是可以放在枕边时常翻阅的,“既是一段珍贵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医学、医疗、病患、生命的普遍思考。是‘人间值得’,也是‘上海值得,中国值得’。”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