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艺术的高度凌驾于生命之上
11月20日,国内传奇指挥泰斗之一曹鹏携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以96岁高龄再度登台。从《卡门》序曲选段到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这位年近百岁的指挥界泰斗在东艺的舞台上将乐符跃然棒上。
新四军老战士出身的指挥家
音乐会由曹鹏指挥威尔第著名歌剧《命运之力》序曲开场,光辉铜管乐器以有力强音吹响迷人且华丽的号角,预示着今夜必将非同凡响。
如今已96岁高龄的著名指挥家曹鹏,曾是一名1944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1949年上海刚解放,他所在的华东军区文工团进驻上海。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从青年成长为壮年,曹鹏的音乐生涯一直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
“我曾经历过痛苦也经历过斗争,在这个年龄,能够看到我们国家的崛起和富强,迈入中华盛世,我很感动!”
经历过战争的人往往对于人的命运和艺术的存在意义有更敏感的感知和更真实的触动。曹鹏不只是那个被触动的人,他还试图用音乐去影响更多的生命,也用音乐去讲述、去谱写与家国的情感。
无论身处何方,他都会用音乐诉说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几十年来率领不同乐团走过许多国家,曹鹏总是带上中国作品。
1960年我国历史上首次在海外举行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便是由曹鹏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执棒。演出开始前,曹鹏还用中文进行了发言,他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到了国内。
彼时刚刚是《梁祝》国内首演成名的次年,得知消息的曹鹏请夫人购买梁祝的谱子寄到莫斯科。自音乐会上演出后,《梁祝》开始走向国际。
自闭症孩子最爱的“曹爷爷”
而近50年后的2008年至今,曹鹏则一直致力于用音乐打开自闭症儿童的耳朵,2005年创建了一支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200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慈善义工队,用手中的乐器为自闭症患儿服务,请全上海最有耐心的好老师来教这些孩子们音乐。
在他看来,孩子们“很聪明,能识别五线谱并很快背出乐谱,背出以后不会出错。”
十多年来,曹鹏和女儿曹小夏见证了很多家庭从绝望走向希望。从学音乐,到文化课、生活技能,再到开设“爱咖啡”实践基地,都在为自闭症患儿以后自食其力打好基础。
昨晚的演出上半场最后一支曲目《波罗维茨少女合唱》选自鲍罗丁歌剧《伊戈尔王》,东艺童声合唱团在献唱歌剧《卡门》经典选段《街头少年合唱》后,再度登台,在“曹爷爷”的指挥下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为这幅浓墨重彩的歌剧盛景增添了一抹鲜亮。
尽管此前不慎摔伤,但他仍坚持参加此次演出,每一次排练现场也总能看见他仔细聆听、揣摩的身影。
东艺童声合唱团的小团员们闻及此事,在练习时也自觉加倍努力。“能和曹爷爷一起演出让我觉得十分光荣!我们都听过曹爷爷的故事,他对音乐的严格要求,还为社会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团员分享道。
“小贝九”压轴登场,迎接“破晓与欢乐”
下半场曲目的重头戏显然是曲目单上的终曲,贝多芬C小调合唱幻想曲。
熟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的乐迷对这首曲目一定不会陌生,它也被称为“通向第九交响曲的桥梁”。C小调合唱幻想曲中的主题与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主题极为相似,所以又有“小贝九”之称。
贝多芬曾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过:“第九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局来写的,但规模要宏大的多”。
这首时长22分钟的作品对一位近百岁的老人来说实实在在是一次挑战,但每年指挥一次“贝九”,似乎已经成为这位高寿指挥家与乐迷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去年他同样执棒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在东艺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迎接“破晓与欢乐”。正如作曲家勋伯格所说,“贝九”代表了所有浪漫主义者认为的贝多芬的精髓。
今年,这位将艺术的高度凌驾于生命之上的长者又如约而至,特意以 “小贝九”为这一年划上句号。
“我们和谐的生命伴随着爱在快乐地歌唱,永远散发着芬芳。” 曲中饱含深情的歌词,或许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这位指挥泰斗对世人的祝福,对岁月的礼赞——音乐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将无尽黑暗驱散,也带着由来已久的信念,为人们护佑平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