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场主报告、15场分论坛报告,上海民办高校展现课程思政建设最新成果

5场主报告、15场分论坛报告。在11月19日至20日举办的上海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上,上海高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推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计划”,各民办高校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课程思政类课程。

研讨会透露,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民办高校党工委将通过“民创计划”项目这一载体,大力推进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组织开展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交流研讨、“课程思政”成果的推广、“课程思政”教学展示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设立思政教育研究专项,鼓励和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打造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同时推动“公办扶民办”联动建设机制、公民办高校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通过设在杉达学院的“协同中心”和“研修基地”,鼓励和支持跨校共建课程,鼓励教师联合开发建设课程,鼓励和支持已取得建设成果的课程向其他民办高校提供选课共享,鼓励和支持在上海、长三角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教师协同交流探索。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分享了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建设实践。

上海杉达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朱绍中介绍,上海民办高校思政类课程协同中心、上海民办高校思政课师资研修基地两个“民创计划”的A类项目由上海杉达学院具体负责实施,学校集中力量研究和规划民办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方向。

上海杉达学院胜祥商学院打破专业界限,设计了学院平台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两条主线同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院长陈伟忠教授介绍,学院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认同感、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二三年级专业课阶段,侧重于职业道德、岗位胜任能力、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特别强调正确的商业价值观。到了毕业阶段则着重开展“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并打造了 “求真”和“力行”两支专业课程团队,“力学”团队主要负责实践课程。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张学龙副校长在和大家分享的“基于思政教育引领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取向明确了,学生的职业取向也就非常明确了,所以必须是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的学生有不同的核心素养内涵,也有相应的不同的培育方式,必须要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开发和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以及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活动。

■ 闵辉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把育人的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把育人的要求融入到每门课程当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研讨会还设立了经管类、人文艺术类和综合类三个分论坛。研讨会由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主办,上海杉达学院等承办。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