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无违居村建设,小区环境更宜居了,颜值更高了,气质更佳了,获得感满满的!”
万里是一个以居住型为主的大型社区,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违法建筑都是用于基本生活,拆除的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不过,怀着“让百姓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万里多次以高分通过“无违街镇”验收评审。今年以来完成了44处、680余平方米的存量违建拆除,其中新村路某一小区的105处顶楼违建更是被连片拆除。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街道是如何做到的?
暖招频出,拆违也可以有温度
这个小区建成于上世纪末,属于动迁性质房屋,狭小的居住空间,让各家各户在入住以后纷纷抢占有限的公共区域,在顶楼搭建起一座又一座“生活必须的”、用于居住的违法建筑。“经过排查统计,小区共有楼顶违建105处,全部都是居民自用。”据万里街道负责拆违同志介绍,这些违建由来已久,拆违难度很大。
比如,有户老夫妻,儿女残疾长期无业在家,困难的经济条件使之无法改善住房条件,不得不住在违法建筑里,一听到要拆违,就表示“拆了儿子女儿住哪里?坚决不会拆的!”;一户居民祖孙三代同住,违建里住着一位90多岁的瘫痪老太太,拆违难上加难;还有一户低收入家庭,房子准备给儿子当婚房用,不愿意拆……
违建背后,往往有着真实的民生诉求,如何在凸显城市管理力度的同时,留存民生温度?
本着“拆违不拆心”的原则,万里街道在标准不退让前提下,设身处地地想办法,通过“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性化处理方式,让拆违有了温度。如针对那户残疾人家庭,一方面是帮助申请民政救助,另一方面帮助老夫妇儿女推荐合适的工作,并安排施工队合理分布空间布局,让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小房间,通过六七次谈心沟通,最终感化了这户家庭同意拆除;针对祖孙三代同堂的家庭,街道派出有经验的居委干部和志愿者反复上门宣传政策,并请施工队伍详细解释违建拆除后的房屋修缮工作,“将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粉刷,屋顶进行整修等”,经过多次上门倾听诉求、解释疏导,终于拆除“心墙”。
万里街道始终认为,拆违绝不意味着站到违建户的对立面,为了能够温暖、感化居民,工作人员想了无数办法。经过工作小组“白+黑,5+2”的不断努力,整整一年的时间105处违法建筑被连片拆除,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整体房屋价值得到明显提升,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敢啃硬骨头,20余年历史遗留违建应拆尽拆
辖区内有一家市属国有企业,因为历史原因在厂区内搭建了大量违法建筑用作车间保养工作,违建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多为90年代搭建而成,属于历史遗留顽疾,拆违难度一点儿不亚于私人违建。
前期街道多次约谈企业负责人,作为国企要带头拆除违法建筑,但均以失败告终,因为企业方确确实实也有自己的难处。据悉,这家企业承担了上海70%以上长途、旅游大巴的维修保养工作,保障任务很重,本已满负荷运转的保养车间,如果拆除违建会耽误大巴维修保养。另一方面,拆除违建后将带来经营性困难,因为没有经费支撑寻找新的地盘。
于法,经营性违建必须拆除;于情,企业经营秩序也要努力维护好。能否服务与管理两者兼顾?
一次偶然的机会,街道了解到该企业的上级单位有意对该企业引进规范化管理,实行休息区和工作区分离。街道顺势做通企业思想工作,同时为企业做出一系列合理的规划,得到企业大力支持,目前拆违工作正逐步进行中。此外,考虑到自拆需要一大笔费用,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街道派出施工队大力助拆,帮助企业节省了近大量施工费。
对“公字头”违法建筑“动真格”,也给其他违建居民做出了示范效应。“遵循所有违建一视同仁、一律拆除这个标尺,和公平公正的态度,才能让居民们服气,真正予以配合。”万里街道负责人说道。
加强执法,拒不拆违建限制房产交易
“在万里想新建违法建筑,太难了。”一位搭建违建的居民坦言。
过去几年,万里存量违建的拆除已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万里的拆违工作可以就此停止,新增违法搭建还可能不断出现。如何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和逐年减少陈量违建?万里放大招了——违建注记。
“按照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相关规定,对未按照规定整改的违法建筑,房产交易中心将予以注记、限制交易。”据街道负责拆违同志介绍,万里街道2020年克服重重困难,将违法建筑数据库内1105户居民进行告知,对不愿意拆除违建的居民进行房产注记,限制了房产交易,这对很多搭建违法建筑的居民形成威慑。
武威东路上有一沿街商铺,系将公共部位逃生楼梯改建成商铺用于出租,给周边的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了隐患。由于该区域搭建时间已久,居民逐渐形成了“理所当然”的意识,加上大房东、二房东的推诿扯皮,使得拆违阻力非常大。为此,工作组人员一方面从规划局调阅了该处房屋原始图纸,查证了违建事实;另一方面多次约谈大房东、二房东,与其分析利弊、讲清法律法规,告诉他们拆违是势在必行的。在反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将此处房产进行房产注记,限制交易。在法律的威慑下,当事人终于答应愿意搬离并配合做好违建拆除工作,这处违建于近日被成功拆除。
随着“违建注记”完成率的提高,万里综合执法队受理的业主“解冻”诉求日益增多,所涉房屋违建的整改率也同步提升。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万里街道已收到100余位居民询问如何拆除自家违法建筑的咨询,截止今年9月底,居民共自行拆除违法建筑65处,面积达到了2061平方米,处罚金额53万元。此外今年还解除注记44家,面积400余平方米。街道顺势加大宣传力度,遏制了违建在万里的新生。
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类似这样的“情”“理”“法”交融行为,正是万里拆违得以顺利进行的秘诀之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万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