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文,听中医药讲座,体验非遗中药手工制作,参与制作中国传统工艺品线雕团。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届“中医汉语桥”系列活动现场,来自13个国家120余位在沪外籍人士通过科普讲座、现场体验等方式了解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感受汉语与中医药之美。
中药和针灸是外国友人眼里熟悉的中医药治疗方式。两场讲座从饮食调理与作息起居入手,带领外国友人发现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中医之道。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主任医师王骁在“药食同源”科普讲座中,从食物的五味四气介绍了黄芪、大枣、枸杞等二十余种药食同源食物的搭配方法,向在场外籍人士介绍了以食物自我疗愈的方法。
“Know your body”讲座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李熠萌从顺应天时的角度,讲解子午流注经络养生,并耐心地教授如何准确地定位按摩穴位等简易实用养生方法。
在为期2天的活动中还开设了零起点、初级班、中高级中文班三个班次,分别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参与者设置内容,让零起点学员初识汉语音律之美,初级学员体会汉字之美,中高级学员发现汉语一词一句背后所蕴含的精彩故事。
非遗中药手工体验,“泛丸”技艺“吸粉”无数。经典国药“六神丸”的制作团队,现场展示了“六神丸”传统制作工艺与应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中医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将天然油脂皂基与六神丸、精油、天然花料等相结合,亲手制作了一份具有中医药养生功效的六神丸香皂。
国际学生动手体验了我国传统工艺品——线雕团扇的制作过程,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把团扇、一支画笔,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一幅幅奇思妙想跃然扇上,栩栩如生,创意十足。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汉语桥”系列活动以汉语为媒、用文化筑桥,还原了汉语世界里的中医药,为外国友人开启一扇了解中医的新窗口。活动以创新的表达手段,讲好中医故事,增进中医情感认同,鼓舞更多的外国友人热爱和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