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5G网速“不打折”,“七双网络”持续升级!更多企业、家庭可接入千兆光网

在2021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上海获得三项殊荣:上海获得行政服务中心场所网络质量卓越城市奖、上海移动获得“主要道路5G网速卓越运营商奖”、“全光智慧城市卓越先锋”。10月27日,记者走访了上海部分道路、中共一大会址等地,探访上海“双千兆”优异答卷背后的“硬实力”。

复杂环境下5G网速“不打折”

在仙霞路至漕宝路5.5公里范围内,有5条连续地道,移动网络信号覆盖难度极大。如何实现立体环境网络覆盖“无死角”?

在地道附近的高杆、龙门架上,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看到了一些小型设备——小型化5G基站设备。除传统宏站以外,上海移动在高杆、龙门架上灵活安装小型化5G基站设备,在地道内采用特型天线或漏缆形式覆盖,并积极探索克服立体组网带来的同频干扰、移动性管理等问题。

通过对全国17个省份21个城市的实地测评,中国信通院公布了2021年第一期重点场所移动网络质量评测排名,其中上海获得行政服务中心场所网络质量卓越城市奖、上海移动获得“主要道路5G网速卓越运营商奖”。

此次主要道路5G网速测评中,中国信通院对上海100公里城市道路进行了连续测速,途经跨江大桥、高架、地面道路等复合场景,数据显示整条路线平均下载速率可达800Mbps以上,峰值到1Gbps以上。如此复杂环境下5G网速“不打折”,离不开上海移动“立体组网”技术的支持。

上海移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上海移动已基本实现全市各地铁线路5G资源覆盖,前沿5G组网技术也带来新惊喜,在地铁15号线、18号线,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Gbps,较传统速率提升60%以上。上海移动“传统+新型+泄缆”三层全频网络方案树起标杆示范,其中5G(100M+60M)带内连续频谱的载波聚合技术国内领先,有效克服地铁隧道内物理通道不足,用户感知速率提升难的瓶颈。

“七双网络”持续升级

如何确保客流高峰情况下网络又快又好?中共一大会址采用了“七双容灾、双层架构”网络,同时附近的部分综合杆顶部还加装了5G微型基站。今天上午11点多,记者通过5G手机进行了现场测速,结果显示下载速率达到1.5Gbps。

据悉,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上海移动采用业内领先的“七双容灾、双层架构”应对极端复杂场景,保障网络“万无一失”。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快速推广到城市各重要地标。

室内商场楼宇形态多样,内部隔断多、结构复杂,往往存在穿透覆盖难度大、室内外5G同频干扰等难点,成为5G建设的重要课题。上海移动探索采用新型室分覆盖方案,“指派”功率小、部署快的皮站为“主力”,搭建可灵活拆分组合的网络结构,实现室内建设的高效快速铺开。

同时,在“四叶草”等大型场馆及会展中心、五大交通枢纽、4A级以上室内景区、主要高校和医院等全市超过500个核心场所,巧妙采用载波聚合等新技术,最大化发挥多频异频组网络优势,让5G极速体验直冲3Gbps。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上海移动将继续采用“七双容灾、双层架构”应对线上和线上保障的极端复杂场景,并针对场馆实际情况对核心区域新增建设多形态4G/5G设备,做深、做厚“四叶草”精品4G/5G网络,确保覆盖和容量满足会期需求。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共同建设的700MHz频段5G基站也将首次亮相进博会。

本届进博会上,通过AI算法实现网络运作和调控自动化的L3级自动驾驶网络也将首次为进博会通信服务保驾护航,该能力通过充分运用3D裸眼、增强型混合现实等技术,实现无线网络性能分级自治保障、直播业务自动识别及感知保障、客流监控及场馆实时精准保障等网络保障运作的“自动化”和“数智化”。

今年4月上海率先建成“全光智慧城市”,使用全光网络可以使得固网达到全光联接、低时延、大带宽、低功耗。上海移动提前做好整体节点布局,绘就符合上海特点的低时延圈,目前已在沪布局“6(数据中心)+8(核心枢纽)+20(区域枢纽)+N(普通枢纽)”的全光网架构。

上海移动表示,将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速光网延伸建设,努力实现更多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的千兆光网资源接入,提速加码为更多市民提供全光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全市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光网接入服务工程累计升级光线路终端设备超过500套,近千万市民现可接入千兆光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