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甘 慧
首届上海赛艇公开赛经过两天的激战已硝烟散尽。这项穿梭在上海城市黄金水道上进行的比赛,让历史与现实交融,也触摸着上海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脉搏。在苏州河进行8人艇的比赛,是对赛艇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赛事的一种创新,是向都市赛艇、时尚赛艇、景观赛艇的一种尝试。
前不久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赛艇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这一大背景下,上海赛艇公开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中国赛艇协会副主席李建新说,“中国赛艇协会一直希望在大城市搞赛艇比赛。近年来虽然民间赛艇运动愈发蓬勃,但大多数赛事都在规模相对小的地区举办,而且赛事规格不是很高。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如能将‘上艇’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赛事,同‘上马’一样成为都市体育的‘金名片’,将是城市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注入属于中国的冠军基因
1829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泰晤士河上举行了首次校际赛艇比赛,这被很多人视为现代赛艇运动起源。1900年,巴黎奥运会将男子赛艇列为比赛项目。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设立女子赛艇项目。此后,赛艇赛事日益多样化,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过,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赛艇一直是欧美人的天下。所以,在中国,这是一个相当小众的项目。
上海赛艇公开赛首日,由奥运冠军崔晓桐、吕扬领衔的奥运会赛艇奖牌选手8人艇率先开桨。东京奥运会上,崔晓桐、吕扬、张灵、陈云霞在女子四人双桨夺金,张亮、刘治宇获得男子双人双桨铜牌,拿下中国乃至亚洲赛艇奥运史上首枚男子奖牌。这也让不少人中国人认识赛艇、去了解赛艇。
确实,中国选手能够“虎口拔牙”,从欧美人的传统优势项目里抢下金牌,着实不易。在李建新看来,奥运夺金更为重要的意义是注入了冠军基因,“赛艇这个项目欧美开展很早。第一届奥运会的时候,欧洲就开展这个项目,拿金牌对他们而言已成一种习惯。我们在没有拿过金牌的情况下,要捅破这层纸不是那么容易的。按照我们专项上面来说,欧洲他们在这个项目上有冠军的基因,我们没有这一方面基因,过去没有突破过,往往到了大赛,比如奥运会,就会比较胆怯。我们在东京奥运会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给这个项目注入了冠军基因,为后续更大的突破,奠定了一个基础,所以这次比赛的意义不仅仅是拿金牌。”
“上艇”的与众不同
一个项目要想有更好的发展,除了尖子运动员在大赛上争金夺银,还需要有王牌赛事。上海赛艇公开赛的举办,无疑又将为中国赛艇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添砖加瓦,有助于培育起更好的中国赛艇市场。
10月19日从北京赶回上海后,中国赛艇协会副主席李建新一直在上海赛艇公开赛的赛场上忙碌着。“我当运动员那个时候,先是在龙华港口训练,后来去到青浦的淀山湖,一直没机会在苏州河上练或者比赛。说实话,真挺羡慕这批运动员的,能够在苏州河一较高下。你看,我们苏州河两岸的景观那么漂亮。”李建新的语气里有自豪,有骄傲,也有些许的遗憾。
李建新称得上是老赛艇人了,跟赛艇已经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作为中国赛艇队队员,李建新是7枚亚运会金牌得主。退役之后,他担任过国家赛艇队主教练。1994年,出任上海水上运动场场长,2002年起担任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主任。如今,李建新是中国赛艇协会副主席。此次上海赛艇公开赛,主办方也专门请这位赛艇界的“老法师”为赛事出谋划策。
在苏州河上举办赛艇比赛,一直是李建新这样的老赛艇人的心愿。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李建新曾在提案中写道:希望有朝一日,苏州河能够重现赛艇运动,这将是城市的一大新景观。在李建新看来,“上海是沿海城市,应该在水上项目上做点文章。”
这两年,全国各地的赛艇赛事不少,几乎每周都有比赛,但像上海赛艇公开赛这样的赛事,放眼全国却几乎绝无仅有。所以,自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以来,李建新参与过的大大小小的赛艇赛不计其数,但此次首届上海赛艇公开赛,在李建新的心里更是有着特别的分量。“上海赛艇公开赛,这次全部是8人艇,一共有46条,这个在全国是没有的,是第一次。”更为特别的是,比赛在市中心的上海母亲河——苏州河进行。李建新说,“赛艇比赛往往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比如上海以往在淀山湖。这次在苏州河比赛,也是向都市赛艇、时尚赛艇、景观赛艇方面有一个突破,这也是这个比赛的特点,是一种创新。在市区比赛,宣传力、影响力是不一样的。”“上艇”开赛前一天,有约7000名市民预约观看比赛。而在比赛的两天里,不少过路的市民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观战,选手们也听到了难得的来自岸边的加油声。
赛艇是很安全的锻炼方式
赛艇运动员在河道里乘风破浪,但实际上赛艇并不是竞技体育的“专利”。在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下,赛艇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李建新介绍说,“这个运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全身肌肉,还能锻炼心肺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玩这个项目不容易受伤。跑步的话,膝关节容易受伤,还有些项目要冲撞的,一不小心就会受伤。比如一天花费20分钟或者30分钟时间,一段时间下来,肌肉力量有了,有氧也有了。每天出一身汗,然后洗一个澡,很舒服的。”有些人觉得玩赛艇需要河道或者水域,有一定的场地条件的要求,不过如果不方便下水的话,完全可以通过陆上赛艇,也就是陆上划船机来进行锻炼。
赛艇作为一个团体项目,要求队员有默契的合作,所以这个项目还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意识。要想划得快,就必须大家同心协力、步调一致,“这是一种真正的团队精神的培养。英国最早开展这个项目,一个学校可以搞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比赛,就是要培养学生吃苦、坚持、忍耐以及团队精神。”
现代赛艇与名校有着紧密联系,而名校又和贵族阶层密不可分,所以赛艇往往被认为是一项贵族运动。确实,赛艇运动对器材的要求高,还需要有专门存放赛艇的仓库。一条赛艇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不过,随着赛艇俱乐部的发展,李建新认为普通老百姓完全是玩得起的。“可能比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要贵一点,但你也不会每天去,一个星期去一两次,我感觉一般白领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近两年,在中国赛艇协会的倡导之下,全国新建了大约两百多个俱乐部,其中上海有7家赛艇俱乐部。“俱乐部就是一个活动的平台。如果你想参加活动,没有这个俱乐部,没有这个平台就很难。这个项目需要有河道、水域、器械、码头,需要有船库。俱乐部有了,就有了根据地,就可以去参与活动。当然现在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还不是很完善,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