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大世界·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好戏连台, 浙江婺剧登陆魔都

10月22日晚,婺剧现代戏《信仰的味道》在上海宛平剧院上演,这是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浙婺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精心打造的一部力作,90后婺剧新秀,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优秀表演奖”、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新人主角奖得主李烜宇担任陈望道一角。

浙婺此次赴上海,是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邀请,参加“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婺剧《信仰的味道》的主角陈望道是义乌人,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历史意义的人物。五四运动爆发后,留学国外的陈望道返回祖国,任教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被革职查办,回到家乡,他不领受旧礼乡俗,不接受包办婚姻,向黑暗的旧制度发出控诉。他打破乡规民约、尊卑阶级,他想寻求人间正义,争取民众利益,寻求如何才能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而在众多的外来文化中,他选择了翻译《共产党宣言》,使得马克思主义有了有力的传播载体,率先按下了《共产党宣言》与百年中国命运紧密联系的按钮。

《信仰的味道》片段曾亮相2020新年戏曲晚会

2019年5月,浙婺根据原著龚应恬的《信仰的味道》剧本,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韩剑光担任编剧,著名导演韩剑英担任导演,编剧韩剑光说他考虑了很久才接手,难度在于很多人都写过关于陈望道的剧本,出新不易。为改编好这部剧,韩剑光特地研究了许多相关历史资料。

同年10月,该剧在中国婺剧院进行了首演。该剧几易剧本、舞台呈现也是反复推敲修改,演员们的情感真挚可圈可点,尤其是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由于过于投入而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情景,更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2020年元旦,由婺剧领军人物陈美兰和青年演员李烜宇主演的《信仰的味道》片段亮相2020新年戏曲晚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了演出。该片段演出时长10分10秒,是整台晚会时间最长的节目。今年4月,金华市委宣传部还给予《信仰的味道》300万元的文艺精品奖励。

《信仰的味道》先后入选“2019年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2019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主题创作计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名录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并获得第十四届浙江省戏剧节“兰花奖·新剧目大奖”。

22日晚,该剧还接受了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项目的结项验收。

该剧是一部讲述真人真事的戏剧,是一部用信仰传递力量的戏剧,是一部展示不忘初心、信念坚定的戏剧,从首演至今,已演出61场,让观众、特别是党员干部深切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抱负,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两出折子戏,文戏武戏酣畅淋漓,尽展婺剧魅力

10月23日晚,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带来《婺剧折子戏专场》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新晋“梅花奖”得主、婺剧优秀青年演员楼胜,“梅花奖”得主杨霞云,浙江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巫文玲、陈建旭、李烜宇等优秀青年演员,为观众带来《临江会》以及《白蛇传之削发、水斗、断桥》。其中,《临江会》《断桥》也是楼胜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的竞演剧目。

《临江会》《白蛇传之削发、水斗、断桥》都是婺剧的经典,故事性和观赏性俱佳。《断桥》凸显了婺剧文戏武做武戏文做的艺术特点,《临江会》展示了婺剧善用简洁夸张、大开大合、高难度的肢体动作来衬托人物状态和心理变化的表演特色。

在《临江会》中,楼胜继承传统,充分运用婺剧表演绝技,下高、摔僵尸、耍翎子等一系列武功技巧,将周瑜聪慧狡黠而又自负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楼胜饰演的周瑜锋芒毕露、刚愎自用,尤其是在得知自己计划失败之后,借由那一对飞舞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翎子,周瑜万分懊恼妒恨的心态被生动外化出来。

《白蛇传》是婺剧经典传统大戏,《断桥》一折是婺剧“文戏武做”的代表作之一,素有“唱煞白蛇,做煞青蛇,跌煞许仙”的说法。白娘娘和小青的“蛇形”、“蛇步”显示出“神人一体”的舞姿,许仙的“十三跌”跌出了婺剧强烈粗犷的风格,而三人的每一组造型婉如“活的群雕”,美轮美奂。这折中,楼胜挑战经典,以跪步、吊毛、抢背、扑虎等高难度动作助推精彩的戏剧冲突,把许仙的胆怯懦弱而又善良坦诚的性格表现得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楼胜13岁考入金华市武义县职业学校婺剧班,凭借对婺剧艺术的满腔热忱,用超乎寻常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很快显现出非同一般的艺术灵性,并于16岁时考入浙婺,有了更多学习机会和更大施展才华的空间。

他是个十足的戏痴,痴迷于剧中丰满的人物形象,潜心钻研每个角色,每处场景。可以说,每个角色都是他用汗水心血和伤痛磨出来的。20余年来他演绎了一个个鲜明生动、技与艺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人物形象,成长为既深受专家首肯赞赏、又广获观众欢迎喜爱的“婺剧之星”。

尤其在《白蛇传》《连环计》《临江会》《火烧子都》《血路芳华》等剧目中,他塑造了风格迥异的舞台形象,用一身武功绝活、富有特色的唱腔以及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将高难度的技艺和人物内心体验结合起来,演绎和传播着婺剧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

楼胜在艺术道路上不矜不伐、孜孜以求,坚持用舞台追逐创新,用作品突破自我,拥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得到国际、国内的多种认可,如荣获第5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男演员奖,浙江省“新松计划”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等。他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还远赴瑞士、意大利、美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广受好评。

婺剧,也叫金华戏,是属于浙江省地方戏种之一,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汇聚了高腔、昆腔、乱弹、徽调等六个声腔。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说过,“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徽戏中去找。”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是婺剧的龙头剧团,前身是浙江婺剧团,1956年成立。在2011年,浙江婺剧团正式更名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并在2014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39家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之一。2016年以来已五次登上新年戏曲晚会,四上央视春晚舞台,连续多年赴近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均受到热烈欢迎和好评。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特别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如今已形成了以60、70后为中坚,80、90后为骨干,00后优秀苗子组成的人才梯队。近年来先后有20多人分别荣获了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以及浙江省的各项顶级戏剧奖项,婺剧正在逐步从浙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