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磨再创佳绩,革命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 亮相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

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于2021年9月23日至9月29日举行。

本届昆剧节从全国范围内,遴选了22台优秀昆剧大戏和折子戏组台参演,既体现近年来昆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的优秀成果,又展现昆曲人才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上海昆剧团大型革命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于9月27日19:30分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正式上演。本届昆剧节首次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演播形式,并将线上推出上昆的《扈家庄》《岳飞传·小商河》《玉簪记·琴挑》《长生殿·闻铃》等四个精选折子戏,为观众呈现一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首轮演出,好评如潮

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改编自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经典电影。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为掩护和转送密电文件,前仆后继,与侵略者开展斗争的英雄故事。

该剧于2021年7月中旬在上海大剧院成功首演,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精湛绝伦的表演、激情澎湃的音乐、大气新颖的舞美受到了专家领导、各大媒体、众多戏迷朋友,特别是年轻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演出现场,场场爆满,气氛热烈,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首轮演出后,上海昆剧团即召开京沪两地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精彩、震撼、感人!建党百年之际,上海昆剧团以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满台的精气神和强烈的信念感,把这样一个极高难度、极具挑战性的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打造成了一台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甚至可与京剧《红灯记》偕行媲美的优秀作品,为建党百年交出了精彩的答卷;全剧在剧情和人物上的全新打造,唱腔音乐上“破套存牌”的做法,呈现出古典美与时代感相混融的艺术风格与审美品相,体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思想和精湛完美的艺术境界;该剧可看性强,节奏紧凑,开打精彩,不仅是上海昆剧团老中青人才的集中展示,也体现了上昆文武兼备的特点,同时在青年人才培养,年轻观众培育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该剧的创作体现当下昆曲人自我加压、自我挑战,自我奋斗的追求和担当,为昆曲现代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昆曲美学理念和出色的模板,是一次“守正创新”的成功超越。

精打细磨,再创佳绩

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是上海昆剧团成立43年来,创排的第一部大型革命现代昆剧,是上昆拓展昆曲剧种创作之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文艺作品传递红色文化精神内涵,让红色经典作品焕发时代生命力的重要探索。该剧旨在立足当下,对传统经典作品进行全新阐释,展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歌颂共产党人忠于信仰、坚强不屈的伟大革命精神,弘扬“革命自有后来人”的时代精神,实现传统昆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为确保以最佳的面貌亮相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剧组首演后结合专家以及各方意见,在紧张有限的时间内,主要对剧目进行了二度加工,国宝级艺术家、领衔主演张静娴、蔡正仁,国家一级演员、主演罗晨雪、吴双等对剧中每个字词都反复推敲、精准表达,声腔、站位、动作,一招一式亦细细打磨、精雕细琢。

该剧艺术指导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也多次赴排练场,逐字逐句为演员抠戏加工,使人物情节更为生动细腻。著名指挥家王永吉老师排练过程中耐心严谨,在他的带领下上昆乐队全力配合,充分展现中西合璧的音乐魅力。整个剧组争分夺秒,全情投入,致力以昆曲独有的艺术形式,用心唱响红色故事,用情传承红色基因,用功赓续红色血脉,体现出鲜明时代精神和当代审美观念。

深夜鏖战,全力以赴

“一棵菜”精神是上海昆剧团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传统,在舞台上,所有人都努力地塑造好每一个角色;舞台下,所有工作人员团结一心,确认好每一个细节。从团部领导到全体主创以及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每一台精彩的演出都离不开台上台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上昆舞美队的幕后英雄在上昆连台转繁忙的演出工作中,从早到晚直至深夜凌晨全身心投入到演出前的舞美装台工作。在演出开始前,上昆各部门工作人员全力以赴,通力合作,积极协调筹备,力求以最佳的精神面貌、高水准的舞台呈现带给观众们一场难忘的昆曲艺术盛宴。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

昆剧艺术节是中国规模最大、艺术水准最高、参与面最广的昆剧艺术交流大会,是向广大观众、专家学者、兄弟院团汇报的展示平台,是互相学习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交流机会。此次昆剧节中,我们看到很多院团上演现代戏,这是昆剧界的一次重大探索实践和突破。上海昆剧团对每届昆剧节都高度重视,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上昆人怀着虔诚敬畏之心,秉持继承经典、演绎经典、打造经典、传播经典的精神,倾注全团之力创排大型革命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

在这次浓厚而难忘的创作氛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代又一代青年团队在剧目中奋斗并成长,我们的革命事业“自有后来人”,昆剧事业也是“自有后来人”。今天,我们将以昆剧节演出作为新的起点,充分结合各级领导和专家老师们提供的宝贵建议,持之以恒,赓续始终,积极推动剧目的打磨与提升,把提高作品质量作为艺术创作的生命线,为打造出一部叫得响、传得下、留得住的海派红色精品不懈奋斗,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奋斗终生!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