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正式开幕。
本届航展于今日(9月28日)起至10月3日在珠海举办,为期6天,将有线上线下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家企业、数千件展品参展。
室内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面积12万平方米,展馆数量从上届的8个增加至11个。
歼-20、运-20和空警-500、轰-6K、红-9B等一大批主战装备在航展上集中亮相,新型电子战飞机歼-16D和高空无人侦察机无侦-7等装备更是首次亮相航展。
11个展馆中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晨报记者带你云逛展。
歼-20、运-20、直-20首次同台
1号馆展示面积6500平方米,是本届航展最大的馆内展区。这里的主要参展方包括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空军,集中展示包括歼-20、运-20、AG600等“大国重器”在内的一批军、民用飞机模型。
首次亮相中国航展的无侦-7高空无人侦察机,与攻击-11、翼龙-2、翼龙-10察打型、翼龙-10电侦型双发等无人机及多型号直升机同台展示,共同组成“察打与协同”家族。
展馆内的大型旋转展台上,歼-20、运-20、直-20和攻击-11的大比例模型引人瞩目,它们是“20时代”的代表机型,这也是歼-20、运-20、直-20首次同台亮相。
此前2016年和2018年珠海航展上,空军“明星机型”歼-20就曾亮相并进行飞行表演,今年的航展上,歼-20再次出山,劲舞蓝天。
此外,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6架歼-10飞机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教-8飞机的同场献技也是航展飞行表演的一大亮点。
这是空军“学院派”飞行表演队第二次参加中国航展,却已经是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列装歼-10以来第6次献技中国航展了。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空军作为“主办单位”已连续5届亮相中国航展,透过中国航展这扇“窗口”,世界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转型步伐。
民航展馆,国产“阿娇”亮相
3号馆主要展示民航产业和我国“大飞机”项目成果,主要参展方包括中国商飞及其国际供应商。主要展出C919、ARJ21、CR929等机型。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
ARJ21新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座级78-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民航人喜欢亲切地叫它“阿娇”。
目前,ARJ21新支线飞机已正式投入航线运营,ARJ21飞机系列化产品之一商飞CBJ也在今天进行了飞行展示。
火星车、返回舱,探索宇宙苍穹
4号馆主要展示民航产业、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形象和国际先进航空技术产品,主要参展方包括中国民航局、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以及波音、空客、巴航工业、罗罗等国际知名航空航天企业。
本届航展,国防科工局首次以“国家航天局”的名义参展。包括嫦娥五号返回舱、降落伞等实物,国际月球科研站电子沙盘、火星车、高分卫星、风云卫星等模型精彩亮相,珍贵的月球样品实物更是难得一见。
而7号馆则更加系统地展示我国航天领域先进技术和产品,主要参展方包括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
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的明星产品集体亮相。
沙地上的火星探测器、火星车模型、金色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模型格外显眼。
长征系列火箭排列整齐等待“检阅”,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和降落伞等展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或许是人们距离航天最近的一次体验了。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实物
中国航展是由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带飞行表演和装备动态演示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每两年举办一届。
自1996年举办首届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参展装备水平逐年提高,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规模和影响力位居前列的主要航展。
为期6天的航展也将惊喜不断,除航空航天众多装备和科技展示外,主战坦克与各式装甲车等陆上装备与水中兵器、无人船等海上防务展品也亮相各展馆。
飞行表演此刻仍在进行中,105架飞机、30余部雷达等装备陆续进行动静态展示。看完表演,不妨到展馆中一探究竟,近距离感受国防科技的力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航空工作室 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