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帮扶-“情系巴楚”见信如面-静安·芷江西

社区晨报记者 宁之 实习生 查怡欣

去年年底,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邻里中心开展了“芷引向前 爱满社区”睦邻市集活动。活动现场有一个绿色爱心邮筒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街道设立的爱心捐赠点。邻里中心负责人周治说:“我们周边有很多好心人、善心人、热心人,对于距离上海4800公里外的阿纳库勒乡第一小学,他们都想知道更多,都想做得更多。于是,我们搭了这个平台,让爱心从上海传递到巴楚。”

今年3月,邻里中心开展“见字如面”活动,10多组亲子家庭给阿纳库勒乡第一小学的学生写了一封封信,里面有上海小朋友想诉说的话,有他们想知道的事,更有他们真挚的关心。

“我们这里的夜景很漂亮,特别是外滩的夜景,五光十色,十分好看。你想看吗?我画了上海中心、东方明珠、海关大楼、金茂大厦等建筑……”这些文具、书籍、衣物以及信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搭上了开往巴楚的爱心小火车。

今年暑假,“爱心号列车”从新疆巴楚驶回停靠在邻里中心。这一次,它即将装载着300余册书籍、17封信件出发去新疆巴楚。在其驶离中心前,街道举办了“情系巴楚”见信如面感恩会活动。中心萨克斯团队演奏的5首欢快的曲目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将在场的所有人的情绪带动了起来,包括屏幕那头现场连线的新疆朋友们。

连续3年暑假在邻里中心当小馆长的王龄涵,是上海宜川中学附属学校五年级学生。他得知有这个活动后,积极报名参加成为一名小笔友。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给他人写信。上海市民办扬波外国语小学3年级学生潘伊婷,也是本次活动的小笔友之一。她向记者分享了收到回信后迫不及待拆信的心情,她说:“这种感觉很奇妙,是打电话、发微信所不能感受到的。”

而另一头,远在新疆的小朋友精心打扮一番,带来才艺秀《闪闪的红星》。最后,中心吟诵沙龙成员以及学生代表一起表演了手势舞《感恩的心》。

关于“见信如面”活动,家长们纷纷表示好评:“小朋友们一笔一划地为他人送去温暖,也为自己打开美好世界之门,同他人架起友谊的桥梁,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向上海的小朋友介绍了自己以及家乡的美食美景,他们在回信中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儿。我很幸运用写信的方式与你成为笔友。我生长于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我乡不仅风景优美,还富有各种美味和瓜果。手抓饭,是我乡最有名的,也是我最爱吃的。”

书信连接上海巴楚的活动还在继续,两地小笔友通过书信互动交流,持续记录下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值,让心中的公益小苗苗长成参天大树。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宁之/查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