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海知名文化沙龙“克勒门”走进鸿泰·乐璟会长者服务公寓,启幕“克勒·乐璟”首场文化沙龙——《爱的咏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沪上文化养老再升级。
“今天我能为社会做一点公益的事,我觉得很踏实。这是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作为一位音乐老师的职责和使命。”钢琴家王逑在《为艺术为爱情,和温可铮在一起的日子》中这样写道,生活中她也是这样做的。7月16日,年逾九旬的王逑老师作为“克勒·乐璟”首场艺术文化沙龙的主讲人,来到位于市中心的高端一站式长者服务公寓——鸿泰·乐璟会,为近50位老人,带来了一场“爱的咏叹”。
现场王逑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与温可铮先生相濡以沫六十余载的温情故事,并与一众歌唱家一起,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现场演出,将爱的能量、音乐的力量、艺术的魅力带入老人们的心里,也将“克勒·乐璟”的“精神上的老有所依”理念传递下去。
琴瑟和鸣,是爱的咏叹
从17岁在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告别音乐会上的初相见,到18岁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报到时的再相遇,王逑与温可铮之间的那根“命运的红线”仿佛就被牵动了。自此,他们开始了从年轻时的琴瑟和鸣,到文化冲击时的生死相依;从年过六旬赴美留学的相濡以沫,到晚年桃李满天下的相知相守,他们执子之手,相伴走过六十余载的风雨岁月。
沙龙现场,王逑老师的每一段讲述都充满画面感,令人动容。她说:“温可铮真是个歌痴,结婚前一天,因为唱歌忘记了要去银行取结婚用的钱,后经父亲提醒,才急急忙忙奔去银行。那时,他在前面跑,父亲跟在后面追,而我跑在最后,就在银行职员快要将门锁上的那一刻,温可铮一把推开银行的大门,拜托了很久,请职员帮忙,才终于取到了钱。”就这样,他们结了婚,也奏响了这一首爱的咏叹。
岁月如歌,是文化的咏叹
15年前,温可铮先生因病去世后,“让温可铮的声音影响更多人”成了王逑老师生命的重要部分,整理温可铮的文献、手稿、录音,筹办温可铮纪念馆,出版书籍,继续为温可铮的学生弹琴伴奏。这份艺术的坚持和守望成为她心中的信仰,也成为她保持生活热情的力量。她说:“可铮毕生追求的声乐艺术事业,不是属于我的,也不是属于可铮的… …是属于中国的,是属于他无比热爱的这片土地的,我的使命就是要把可铮未尽的事业继续做下去。”
在这场沙龙上,王逑老师也将这份力量带到了现场。她与温可铮的学生们,一同为现场的老人们带来了合作演出——《微风轻轻吹过》、《天神赐粮》。当王逑老师坐在钢琴前,弹出一个个音符,时间在那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她带领大家走进音乐的空间里,寻找来自内心的力量。在沙龙的最后,王逑老师更是以《乘着歌声的翅膀》钢琴独奏,为大家奏出一首文化的咏叹。
四季如春,是精神的咏叹
目前,上海是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近年来,从嵌入式为老服务中心,到居家的适老化改造;从智慧养老服务,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各种举措多管齐下,希望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用心、安心、放心的生活环境。此次,克勒门文化沙龙与乐璟会长者公寓联合推出的“克勒·乐璟”艺术养老文化品牌,将探索尝试新的养老理念,通过文化沙龙的形式,倡导“精神上的老有所依”,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有质量的精神家园。
克勒门文化沙龙本身是一个荟萃上海文化名家、传播经典海派文化的美育平台,其创始人之一,也是本次沙龙活动的主持人阎华说:“我们希望通过像王逑老师这样内心充满力量的人,走进我们的沙龙,把更多属于这座城市美好的故事带给大家,希望能够启发老年人发现自己内心的热爱,并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慰藉和支撑,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四季如春。”未来,“克勒·乐璟”还将陆续邀请艺术名家、文化学者走进沙龙,为长者度身定做专属的文化分享,让精神的咏叹奏响更精彩的老年生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周到君